“小林,我查到了,甘村那个村长和韦宗泉也是多年的朋友。”
“难怪他会阻止飞燕的爸爸建养鸡场。”
“最近韦宗泉他们有什么动静吗?”
“很安静,但我感到不安。”
“千日防贼的确耗人心血,你多加小心,我也帮你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
。。。。。。
挂了龙叔的电话,林雄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让自己的头脑清醒一点。
林雄最近有些烦躁,新养牛场的地址迟迟找不到。现在泡水村的小岛上养着200多头牛,已经接近小岛的承受上限。
而且林雄也发现,自己有些时候显得过于一厢情愿。
特别是在对土地的偏执上,林雄反思自己是不是也钻进了牛角尖里。
“像下水村这样的大村反而是个特例。”林雄本以为自己的公司在宣武乡弄出了一番名气,自然会有别的村子来主动找自己商讨。
结果除了蒙村外,根本就没有别的村长来找林雄。
眼看着各地种植沃柑和阳光玫瑰的规模越来越大,林雄知道自己设想的那一套以村为单位,将村子的土地按需使用的想法目前还不能实现。
“农业散户怎么能应对市场的波动?只有联合起来,才能面对大风大浪。”林雄暗自摇头。
林雄决定再次扩大寻地的范围,只要是山河市管辖下的乡镇村庄,一旦实地考察满足要求,他都要去租。
为此林雄和山河市的陈主任通了电话,请他帮忙留意一下,陈主任自然是满口答应。
张敏和苏志新也收到了林雄的信息,按林雄的想法,张敏和苏志新都是扶贫干部,也应该认识别的扶贫干部,只要他们和别的地方的扶贫干部交流,或许能有意外的效果。
林雄沉下心来,不再着急去找地,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
宣武乡另一个园区里,林雄开车往园区深处驶去。不久前林雄在这个园区租下了几个厂房和仓库,厂房是别的企业走后留下来的,仓库则是宣武乡自筹资金建的。
厂房和仓库都经过了改造,以符合林雄的要求。
在林雄到来之前,陈小蜜已经带人等候在厂房里。
厂房里三台一模一样的设备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它们相隔7、8米平行摆放,每个都有30多米。
“小蜜,一切都准备好了吗?”才进门,林雄就朝陈小蜜问道。
“是的。随时可以试生产。”陈小蜜点头道。
“好,马上开始!”
“是!”
陈小蜜随即朝身旁一个男员工点了点头,男员工拿起对讲机讲了几句。不一会儿,几辆电动小车拉着各种磨成粉末的原料进来,依次倒入三台设备一头的大漏斗里。
“启动!”随着陈小蜜一声令下,三台设备同时发动。
安静的厂房有了动静,通过玻璃罩可以看到经过搅拌的原料送到下一个容器里。
林雄在三台设备之间来回走动,耐心的等待最后的成品出来。
没多久,三台设备安静下来,成品从另一头的出口掉落在一个不锈钢盒子里。
林雄大步上前,看着三个不锈钢盒子里的成品,沉声道:“把这三种幼犬狗粮送到甘村狗场,找到最适合的哪一款。”
狗粮的制作,预示着林下公司经营策略的改变,林雄不再满足于只做农产品的生产者,也不满足只做农产品的初加工,而是要做农产品的深加工。
看完狗粮生产车间,林雄和陈小蜜回到了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