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她只得去找别的英语老师问。宋明和华铮都是班主任,每周在校两次晚值班,不回家。如月有时就来找他俩问问题。
但他俩趁着晚值班处理一些班级事务,批改批改一堆堆的作业,也是常常忙乎不可开交。因此,如月来时也常和几位同学帮华铮批改一些作业,以便华铮腾出一些时间辅导她们。
华铮也想多给她们讲些,无奈精力有限时间紧张,每次待他能坐下来时就差不多十点半十一点了,稍微一讲就十一点了。
如果能有足够的时间,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得很好。问题是,没有时间。
华铮班里有八十多位学生,其中有六十多位豆住校生,谁都知道,在学校里,七年级学生是事多,但八年级是事窝。九年级通过七八年级被清理整治得差不多了,杂事少了些,但学习压力大。
七年级虽事多,但大都是鸡毛斗爪的小事,比较好处理。八年级已是经过了一年的成长,伴随着身体发育青春期到来心智发展,低级幼雅的杂事少了,但玩心机斗心眼的高智商杂事多了,常常一个事就得耗费几天甚至十天半月的时间去处理,而且一次处理不清,需要不间隔的跟进。
所以,人们常说,七年级是乡村小门诊,大多是小伤小症皮外伤,吃个药涂个碘酒简单包扎一下,随来随走。
八年级是疑难危重室,太多需要几个疗程的打针输液开刀吸氧上监护。但事实上教师根本没有这个精力。病人多了,病情复杂了,诊断治疗烦麻了,但还是一个乡村门诊的配置。
给一个乡村小门诊的一位赤脚医生塞十几位哮喘肺气肿中风脑血栓癫痫神经病顽固关节炎肾哀尿毒症糖尿重度并发症……这个医生会被这些呻吟叫唤病人和来哭喊闹事的家属折腾成啥样,这里的班主任就会被折腾成啥样。
所以,这个医生要想活下去就得想法清退病人。同样,班主任要想活下去就得想法清退清退这些缠手的学生。
是的,谁都知道这样的学生应该被更多的关心帮助,但没有人能做得到。唯一能做的就是清退,最仁慈的就是让他坐在后排角落。但如果一个班这样的学生有了七八个,他们就会结成英雄联盟,呼啸山林,稍微手段不硬的老师反遭其辱,连课都上不成。所以这样的学生只能留二三个,破坏力维持在一般老师能力的可控范围,多了就必须想法劝退。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他们。所谓转化差生转变学困生,基本只存在口号中,存在连主任的会议要求中,存在每年优秀班主任的申报材料中。
其实,就连如月这样懂事好学的学主,单单想问个问题补补英语都是一件十分艰难奢侈的事。而且,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单单能把课上完改改作业都已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哪有余力课下再正儿八经辅导学生?
若是她们心目中的目标生来问个问题,她们还有点耐心,如是其他学生来问,她们觉得就是浪费她的时间,大多会不耐烦地应付两句或干脆黑着脸训斥一通。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这其实更多是优等生目标生的待遇。否则,叱咄之后,并无欣悦可俟。你若不识相的再请焉,只有更叱更咄,或转身给你个冷屁股。故余虽愚,只能更愚。
时间长,学生们也有自知之明,一般不会去惹人烦。他们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当老师问会了没有,他们也跟别人喊,会了。听懂了没有?听懂了。
他们时常在优等生喊得还要响亮,这是他们少有的压倒优等生的光辉时刻,是少有的能让教师听了心满意足皆大欢喜的时刻,是他们沉闷枯燥的学习生活中难得的轻松快活的时刻,美妙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