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为了完成任务,让学生购买钢笔,毛笔,练钢笔字毛笔字,学画画做手工,忙的不亦乐乎。
有的也不得不占用课堂时间。
方晴从来没有写过毛笔字,就委托赵怀成老师替她写一幅毛笔字作品交了差。
她本来也想写上几幅硬笔书法作品,但实在没有时间。她天天忙的一团乱麻,根本没有时间能够坐在办公室桌前安安静静写一页字。
没有办法,她只好让学生多写了几份,挑了几份风格一致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书写师生故事,按说是个好想法好点子,是最容易出彩的部分。但是大家没有人认认真真的去写,都是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有的干脆把往年曾经写过的先进材料誊写一遍,有的则是小蜜蜂采蜜,把好几位老师中的材料各抄一些拼成一篇。
方晴也想像上一次,写一篇像样的文章来。但她只为筹办学生的作品,就忙的像个陀螺。偶尔有点思绪,却又像缕青烟一样,当她真正用手去抓它的时候,它却飘散得无影无踪。
待到要交材料时,他只能临时抱佛脚,也和别人一样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了两篇。
事情总是这么怪异。
按说,这是按照方晴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安排的这些事,她应该能做的更好些才对,大家也应该更容易接受才对。
但事实恰好相反,没有人愿意做。大家都在应付差事。大家都对这些事满腹抱怨。很多人把愤怒的矛头直指向方晴和宋明。
其实方晴和宋明也很冤屈。方晴自己也是在应付差事,她也是满腹牢骚。方晴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错,也想不清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这件事好像是自己想要的,但结果又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学生作品中,书法绘画等都好应付。无非让学生写写画画,好歹是个样子就行。
但手抄报就不一样。
看似一张简单的手抄报,做起来一点儿都不简单。需要学生设计版面,提炼提炼主体,精选内容,修饰美化等等。所以要做出一份像样的手抄报,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手抄报图文并茂,但是农村的孩子很少画画,他们没有彩笔,也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单单为了让学生买彩笔,方晴就就消耗三五天的时间。
方晴手把手的教着学生做手抄报,整整用了两周的时间,才勉勉强强凑够了40份。
冷素芬校长和连如萍主任翻看着交过来的教师故事,想从里面挑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来。但她们看一个皱着眉头,看一个摇摇头,再看一个叹气连连,又翻了几个,竟然还有内容类同的。,相互抄袭的。
连主任挑出几份写得有些篇幅的,细细一看内容。有的写的自己怎么恶病缠身依旧坚守讲台。有的写的自己家里出了什么什么天灾人祸仍然不忘上课。有的写自己怎么挺着大肚子辅导学生。有的写自己连病重的老母亲都顾不上照顾,关爱差生……
一句话,一个个苦兮兮,惨兮兮,可怜兮兮。
冷主任说,这倒很正常,咱们每年教师节演讲比赛,比的不就是这个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