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招标结果出来了,除了京都共收招标费就有435万。所有为库存全部提空。”徐明辉兴奋地道。
“恐怕你没有按我说的生产吧。”彭诚一听就明他并没有按自己说生产那么多,否则不可能一下子能全部提空。不过彭诚也明白他的担心,毕竟他没有彭诚的先知行觉。
“还是瞒不过你,不过我已吩咐厂里实得三班倒,保证有货供应。”
“不要为了赶工而忽视了安全。记住,安全是第一位的。同时,要给员工一定的加班费。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保证。”彭诚吩咐道。
“你就放心,你交代的我一定做好。你就安心做你的大学生吧。”徐明辉笑道。
经过三天的考试,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结束了。时间已经是1月28号,也是农历的腊月十七了。
彭诚早就买好了飞机票,考试完第二天他就坐在了南飞的飞机。
12点过十分,飞机降落在张家界荷花机场。出了站就看见自己的大切诺。么叔彭伍禄看到彭诚下了车。
“小叔,咱们先找个地方吃中饭,然后再走,飞机上的东西太难吃了。”彭诚笑道。
叔侄俩就在机场附近一家叫好味道的小餐馆点了一个猪脚火锅,美美地起来。
“还是家乡的味正宗啊。”
“小叔,桥修得怎么样了?”边开边问道。
“在元月5号那天就完工了,县里还举行了通车仪式。”
“嗯,下一步就是拆酒厂平地基,若顺利的话明年五月就能动工建酒店。没出什么事吧?”
“没有,再说有陈县长看着,也没有什么人敢来找麻烦的。”
山路难行,虽说是公路,但也是坡多弯多坑多。顺时而动到家时已是三小时之后了。看来下次回家还是坐火车得好,虽多时间长,但胜在舒服。
一切还是老样子,熟悉房子,熟悉的人,才离开半年就像离开了很久似的。看到这一切感觉是那么的亲切。
“彭诚,回来了。”乡亲们亲切地问候着。
“嗯,二婆,您身体还好吧?”
“好着呢,能吃能做。”五九她娘笑呵呵地道地道,她的辈份比彭诚高二辈,男人排行老二,他这一辈都管叫她二婆。虽然她年纪只有五十来岁。
一路上,乡亲们不停地打招呼,让彭诚感到浓浓的亲情。看着一张张熟悉、亲切、纯朴的脸,彭诚暗自决定,一定要尽自己的能力尽变家乡的面貌,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爹,娘。我回来了。”进入自家的平场,彭诚就叫了起来。
“呀,嘎婆也在!您老人家还是那么健朗。”看到外婆,彭诚高兴地道。还别说他外婆可是个长寿的人,前世的时候可是活到了九十多岁。小的时候就在外婆家长大的,外婆对他可好了,因此,他彭诚特别的亲热。
“还是彭诚会说话。”外婆高兴地笑着道。
早知道儿子要回来,胡凤杀了一只鸡。他爱吃的肉更少不了。
“哥。”一身米黄色羽绒服的生彭冬梅进屋就叫道。当了半年多的小老板,身上多了几分干练。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看到自己唯一的亲妹妹,彭诚笑问。
“这不是你回来了吗,我当然要早早地回来啰。”
“生意怎么样?没出什么问题吧?”
“哥,你也太小瞧你妹妹了吧。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如今冷场一天都能卖个三百来块,逢场能卖八百多,有时候还能卖到一千呢。”彭冬梅骄傲一道。
“看把你能的。”胡凤笑骂道。
“娘,人家说的是真的嘛。”彭冬梅不依地道。
“还不是你哥给你打的基础,要不然凭你?”
“哼,看不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