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历史名人录 > 第54章 杨家将,传颂千年的悲情英雄,只因不懂“圈子文化”

第54章 杨家将,传颂千年的悲情英雄,只因不懂“圈子文化”

在明清两朝的演义故事中,《杨家将》的故事一直被广为传颂,时至今日仍然家喻户晓。

演义中杨门九代英雄,铁血铸忠诚,演绎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特别是金沙滩大战,老令公杨业力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于两狼山撞死李陵碑前。杨家七郎八虎,不惧“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的天机,毅然出战,最终“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无力而阵亡,三郎马踏入泥浆,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一怒当和尚,六郎只身见高堂,七郎乱箭透心凉。”

男人死光了女人上,杨门二十二女将丝毫不逊色于男子,最出名的就是佘老太君挂帅、穆桂英挂帅和十二寡妇西征。

演义再感人,终究是演义,我们能相信的只有留下来的史料文字,还是一起来看看杨门三代的历史故事吧。

杨家将在历史中是肯定存在的,而且也确实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将门,当然不是特别牛的那种。

现在我们看到的风波府杨家,创始人就是杨业。

杨业,一个经历坎坷一身故事的男人,也是一个天生为战场而生的简单人,同样也是杨家悲剧的根源所在。

杨业原本叫杨重贵,他老爹杨信让他去太原投奔刘崇,结果自己又跑别人那去了。幸好刘崇觉得杨重贵有培养价值,不但收留了他,还让他跟自己姓,于是杨重贵变成了刘继业。

刘姓是北汉的皇姓,成为刘继业后,他在北汉锋芒毕露,不但间接成为皇族人,而且作战是把好手,逐渐立下了很多功劳。

刘继业的作战对象主要还是辽国,几十年的作战,他靠军功一步步走上了建雄军节度使的位置,成为一方诸侯,并且获得了“无敌”的美名。

刘继业的忠,在北汉就体现出来了。北汉皇帝换的很勤快,刘崇死后,接着是刘钧、刘继恩、刘继元,不管皇帝怎么变,刘继业始终如一。

当时天下大势已经发生变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开始了统一天下的进程。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手上,自知不敌的刘继元选择了投降,只有刘继业依然带人抵抗,想要保住刘崇当年建立的江山。

赵光义对刘继业是非常喜欢的,哪个皇帝会不喜欢忠臣呢?就是现在,老板也是最喜欢这样的员工。

为了得到刘继业,赵光义让刘继元招降他,看到刘继元的招降书,刘继业嚎啕大哭,让人想起当年姜维知道刘禅投降的场景。

投降宋朝的刘继业决定改名为杨业,就是我们熟知的杨令公。

赵光义得到这员大将,自然是欣喜万分,也是十分信任他,让他镇守代州。赵光义之所以敢让他去出镇,看重的就是个忠字,很多时候自己人不一定忠心,投降过来的反而死心塌地。

在代州期间,杨业打了很多漂亮仗,在雁门关一带更是让辽军见到“杨”字旗就绕道而行。

如果是别的将领,这自然是好事,但到杨业身上就未必了。

杨业归顺宋朝时,离赵匡胤陈桥兵变已经过了些年,那些开国将领和勋贵们把蛋糕切的差不多了。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个抢蛋糕的杨业,还是一个曾经在战场上厮杀过的对手,很多人心里不舒服了。

杨业是个好将军,但绝对不是合格的官员,他不懂自己这种后来加塞的行为已经破坏了原本的生态,在这种时候他要做的应该是谦让、低调、避功,但他没有。他错误的以为,大家都是宋臣,那就是一伙的,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了。

杨业的不清醒很快就带来了麻烦,很多边将开始上书,都是说他这里不好那里不行,但是赵光义统统不理会,反而将这些告状信转交给杨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水浒后传:九纹龙史进之龙腾天下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男扮女装为祸人间动荡的大元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