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陈塘关总兵李靖手持玲珑塔,和三个儿子一起助周伐商,最终全家五口肉身成圣,位列仙班。在《西游记》中,李靖已经是天庭统帅,带着十万天兵天将去花果山捉拿孙悟空。
其实李天王的原型就是唐朝军神李靖,一个为唐朝开疆拓土、立下汉马功劳、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死后配享武庙、位列十哲、后世更是位列太庙、被儒道释三教逐步封神的牛人。
为什么李靖能在后世封神,而提起唐初将领他的名气反而不如程咬金、秦叔宝这些人呢?
李靖,出生陇西李氏,祖父是北周殷州刺史李崇义,父亲是隋朝赵郡太守李诠仕,他的舅舅是大名鼎鼎的隋朝名将韩擒虎。就凭这些也可以看出,他是前途无量的官宦子弟,但他前半生却一直是个小官。
官运不济的李靖并不气馁,保持着积极奋进的样子,他的才学也被世人所知,连隋朝重臣杨素也说李靖有一天能取得和他一样的成就,并默许府中的歌妓红拂女与李靖私奔。
他处在隋朝末年,社会动荡。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人拉起了起义大旗,而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也在暗中准备。
当时在李渊手下当差的李靖发现了苗头,想尽办法去找杨广报告,但因为战乱走到长安就停了下来,最后被起兵的李渊抓了。
作为告密者,他的下场就是被绑到刑场,一刀解决。
也就是那天在刑场,李靖想明白了,纵是天下人都说你必成大器,但你连机会都没有,能成什么?李渊也好,杨广也好,李靖只是李靖,他只想做自己了。
所以在刀子下来之前,他进行了自救,愿意投靠李渊,并且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也就从这天开始,李靖始终跟随在李世民后面。
李靖的舅舅韩擒虎曾经说他有名将风采,但他却不知道李靖直到快五十岁,才有机会领兵征战。
在江都巡幸的杨广,面对天下蜂拥而来的起义,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只想着在南方偏居,结果被宇文化及、元礼等人杀死。杨广一死,天下更乱,李渊在太原起事,攻取长安,顺势而为建唐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
在这一时期,王世充依靠杨广的信任逐渐上位,并且先后平定了几支起义军,在杨广死后,更是利用计策打败了李密,最终代隋立郑。
王世充这个人在平叛上是有功于隋朝的,也有一定的能力,但他掌权后嗜杀成性,自立为帝对整个天下反而是更大的灾难,而且他也是唐朝一统天下的拦路虎。
李靖追随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虎牢关一战搞定了两人,王世充、窦建德一个投降一个被擒。这一战是李世民的巅峰之战,也让李靖见识了李世民的强悍,在李靖心中大唐军神只能是李世民。
不管怎么说,凭借军功,李靖逐渐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李靖是个降将,更是个想要举报李渊谋反的降将,对于大唐的很多人来说自然是外人,在李靖攻打萧铣受阻后,李渊第一反应是找人把李靖杀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冉肇则叛唐,他带着人进犯夔州,李孝恭出战失利。关键时候李靖带领八百人袭击对方的营垒,又在险要处设伏,一下就把肇则杀掉了,俘虏了五千多人。
这次平叛,让李渊开始相信李靖,写下既往不咎的诏令,表示原谅他以前告密的事情了。除此之外,在二次讨伐萧铣的战争中,还让李靖以行军长史的身份实际统帅三军,而作为总管的李孝恭反而悠闲。
萧铣盘踞荆楚,地大物博,兵强马壮。而且从三国东晋灭吴到隋朝灭陈的好几百年,南北之争中,如果不是南朝腐朽,内部先乱,北方是很难跨过长江取得成功的。
萧铣明显不属于那种昏庸无道的人,南梁也有一定的实力。
李靖用巴蜀之地的将士,从这里往东打,可以顺流而下,事半功倍。此外他还扎实训练水兵,并且通过授官来拉拢当地少数民族,稳定了后方。
也许是天命在唐,秋季连日暴雨,峡江水位暴涨,江面上巨浪翻涌仿佛能吞噬一切。萧铣认为唐军没办法进攻,让兵士回家种田搞生产建设,只留下几千人宿卫。兵贵神速,李靖立排众议,克服了唐军对洪水的畏惧心理,顺流东进连破荆门、宜都,直抵夷陵。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却突发情况。主将李孝恭看到李靖连续立功,心生嫉妒不听劝阻,要李靖留守,他亲自带兵进攻,结果被文士弘杀的大败。
所幸战败的李孝恭认识到差距,把指挥权还给了李靖,李靖利用文士弘获胜后的骄傲心态,打了反击,将他击溃并杀了一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