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墨池。
墨池乃是兩百年前,縱橫清洛的方戟王朝,所建。四面皆是聳峙的辰山山脈。洛水迂迴,流經其北,繼而轉下往東,直出東海。
方戟人,依山勢建城,修渠引水入城,街道模仿‘雙王圖’,造就銅牆鐵壁。
雙王圖,又名雙樹圖,乃火神教的標誌,由兩株相互纏繞的柿樹組成。方戟王族篤信的火神教,時至今日,仍是六方信仰。
方戟王朝,因對火神教義的不同理解,而一分為二。雙方後又以剿滅異教徒為名,血戰五十年,屠盡族人,國力虛空。百年基業,灰飛煙滅!
世間再無方戟血脈,但他們的城池卻屹立不倒。
為建一座千年之都,方戟族把附近辰山的寶石採盡。大街小巷,宮殿樓宇,皆由五色雲石構建,琉璃壁玉點綴。
六方盟立之初,墨池又得六大部落合力重建。十數年的經營,輝煌再現,已有百萬之戶。
城中,街道分佈,如‘雙柿’的枝椏。其間,玉樓不數,廣廈萬間。
奢華極致者,當數那七座金殿。
七座金殿,美輪美奐,凌空拱廊相連,行七星之勢,乃六部首領,以及火神之子‘玉邪’的住處。
七金殿,玉邪王佔首位,七星中的天樞,六部首領則依照部落的大小從之:-
忽如部首領,天宇佔次位-天璇。
北風部的古吞兒,住在天璣。
胡天部的薩千,天權。
千樹部的泰貴子,玉衡。
羅暮部的查爾娜,開陽。
狐求部的辛莫如,瑤光。
七人議事,因為方便,皆聚集位處中央的,也就是胡天部,薩千的天權殿。
*
天權殿,議事廳。
合抱的圓柱,鏤空的藻井,繡金的簾帷。透過巨大琉璃綺窗,射入的夕陽,讓整個大殿閃閃發亮。殿中央有一個五寸深,五十步周長的沙池。濕沙被堆砌成六方山川。上面插滿各色竹製小旗。
六名綺羅裙褲,珠光寶氣的人,圍著沙池,正高聲談論。上方,又高又深的屋頂,迴盪著空曠的轟轟之音。
北風部的古屯兒,年逾六十,善騎,身材頎長,深目隆鼻。此時呲牙裂嘴,用洛語咆哮。
‘欺人太甚!先是無視我們的辯駁國書,和使者,一味誣衊我們派人刺殺他們的皇子!現在大軍壓境,致使風輪平原的數萬百姓,同時逃難,湧入城中!還深入我方,搶走我們的羊馬?!他們不是稱自己禮儀之邦,叫我們蠻夷之族?現在到底誰是蠻族?’
忽如部的首領天宇,老邁肥胖,年紀連自己都不記得。捋著白花花的鬍子,嘆道:‘我部的幾個糧倉兩月前著火,如今看來,也是他們的傑作。這個紫孝將軍,和以前的陸將軍是朋友,還曾經一起學本事,但這兩人,真的很不一樣啊!’
千樹的首領泰貴子,五十上下,精瘦強悍,眼神陰鷙:‘最近在我部出現的那伙殺人強盜,怕也是他們!’說著,瞧向窗邊的青年。青年赤足白衣,戴著金色面具,正拿著一塊生肉,餵一頭體壯如牛的灰狼。指間血水濺落雲石地板,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泰貴子咂嘴道:‘神子剛從我們的千樹部打獵回來,一定也有所聞,覺得呢?’
白衣青年沒有抬頭:‘諸君所言種種惡行,皆是紫策軍所為!’
得到青年的確認,眾人不約而同地倒抽一口涼氣。心中再無疑竇,只納悶那些紫孝人何時,變得如此奸險?
胡天部的薩千,乃一中年男子,身材中等,蒜鼻大嘴。生在極寒之地,卻天生怕冷,聲音從身上厚厚的皮草傳出:‘神子,我們該如何是好?’
狐求部的辛莫如,是最年輕的一位,不到三十,眉清目秀,塗脂抹粉。一向穿金戴銀的他,陰陽怪氣地道:‘還能怎麼辦?他們的大軍已經到了風輪平原,就在三十里外!都到門口了,只能打啊!’
羅暮部的首領是查爾娜,六十上下,是六部唯一的女首領。她為人謹慎,寡言少語,聞言嗔道:‘打?說的容易!他們籌謀已久,有備而來,如今只差我們上鉤。你卻要像紫孝人的那句話那樣,自投羅網?’
年輕的辛莫如,剛要發作,見被稱為‘神子’的青年從窗邊走來,便不再說話。
‘神子’聲音幽冷,一雙綠眸從金面具後,透出精光:‘夏侯林,不但明裡構造討伐墨池之名,還暗中發難,遣奇兵,襲六部!諸君莫慌,我已猜到,他的游擊,是虛;圍城,才是實。我早有儲備。至於他在得到茈庭旨意前,便私自提兵境外,更縱容手下濫殺無辜,行盜跖之道,哼,也許他與東海海盜周旋久了,習性也變得殘酷蠻橫。不過,如此虔劉我六方子民,也正好表明,紫孝西征,師出不義!此等不義之師,天理不容!火神,會助我們得勝!’
六部首領聽罷,心緒不由自主地一穩。
神子垂眸,看向腳邊的沙盤:‘墨池雖有山隘,但城中衣食器物,皆從外而來。所以,城外北面的水源糧道-俾爾道,乃生死關鍵!我已派天吳,鶡鳥,伏兵俾爾道。想必不久便會和夏侯林短兵相見。若首戰不利,我們退回城中,也可堅守年餘!’
聽到後面一句,眾人面面相覷,難掩驚喜。
‘只是......’神子突然遲疑起來,蹙眉道:‘若夏侯林圍城不克,再次游擊,蠶食我六部根本,我方定然不保......’說著,眸中碧光劃過六部首領的臉:‘諸位所言不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也不能走入陷阱!他要將我等困死,我們何不走出去?’
六部首領聞言皆一怔,盯緊神子的目光露出不解。
神子撫摸著吃完飯湊上來的巨大灰狼,不容分說地道:‘諸君即日出城,回到本部,整合防守,保護子民!墨池,就交給我吧!’說著,把右手伸至身前。
六部首領沉吟片刻,依次上前,輕吻神子手背,念道:‘謹遵初人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