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重生者,秦诚除了想好好学习,能够弥补过去的遗憾,考上清北这样的名校以外。
他还想着能够利用自己知道和掌握的信息,也就是未来准备发生的事情,打一个信息差攫取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现在是2012年,如果秦诚没有记错的话,股市大盘已经渐趋疲软,除了少部分板块股票仍旧保持强劲势头以外,说白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已经不适合炒股了。
但是秦诚是个例外。
他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前世的财经新闻,就能大概想起来,从这会开始,有一个板块正准备要启航腾飞了。
那个板块就是房地产这个板块。
这会儿,整个鹏城市的房价都还没有涨的很快。
不过比起大部分上班族的收入,现在的房价也是大部分人,咬咬牙紧衣缩食才能够上的水平了。
大多数人这会都觉得买房了,会极大地个人生活水平,都觉得过一阵子,大家都不买的情况下,房价就要往下跌了。
到时候再跟着捡漏几套便宜的房子,就可以有房子住了。
只有秦诚知道,接下来这几年,鹏城的商品房,将会进入快速上涨渠道。
到时候全市不管什么旮旯地方的房子,都会呈现上涨趋势,唯一的区别就是上涨快慢的区别而已。
秦诚家住鹏城市的老城区东门街道。
这一块的发展潜力,基本已经被挖掘,甚至是透支得差不多了。
想要取得更大的跨越式发展,只能通过“旧改”或者“城市更新”才能实现。
鹏城市的政策研究专家,也能够看出来东门得朝这个方向,才能有新的发展。
要不然以后这个片区,就会陷入路窄人多、交通堵塞的尴尬境地。
随着这一带的商住楼的楼龄逐渐增长,整个片区的旧改压力也会不断加大。
这也意味着旧改的基础成本,也会成几何式增长。
毕竟钢筋、水泥、瓷砖这些,都是成本。
还有就是原住民,对于赔偿的标准,也不一定满意,还需要政府部门牵头,会同引入的旧改开发商进行一番洽谈和协商。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好几户居民不同意,这个项目都要停滞许久。
更别说这一带至少有着上万户的老房子,涉及数万名原住民的意见征集了。
综上所述,东门片区要想能够彻底得到改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也在后面的房地产发展历程得到了验证。
没过几年,鹏城的几个全新城区,比如民治、新安、前海这些片区,都得到了井喷式发展。
新建的楼盘就好像雨后春笋一般,一个接着一个开盘,也接连售罄日光,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抢购潮”。
而东门这边的楼市,倒显得波澜不惊、清汤寡水,既没有大批量、大面积的楼盘项目入市,也没有热络激动的炒房客到处走街串巷扫楼看房。
一个字总结,那就是“冷”;
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很冷”。
秦诚早就知晓这些了,也明白在资产增值这一块,自己家这里毫无搞头。
他也想趁现在房价还没涨起来,跑去以后即将腾飞的核心地段,去搞几套房子储备一波,等到房价到达高位的时候,再把房子放出去。
这样不仅能快速积累第一桶金,还能够获得一大笔钱。
当然,大批量购买房地产相关的股票,也未尝不可,但是这样的话来钱就没有买房子这么快速了。
现在秦诚是已经摸透和掌握了“生财之道”,就差有人能够支持他启动资金了。
秦诚权衡了一波利弊,觉得自己还是要跟父母商量一下,万一他们跟自己想法一致,或者觉得自己说的很对,愿意拿出积蓄去投资几套房产的话。
那自己重活这辈子,直接就可以起飞了。
也不用再辛苦打工,或者像之前那样,苦逼码字赚取窝囊费了。
想到这个,秦诚就莫名感到兴奋。
他放学一跑回家,就直奔张太后的房间。
“老妈,我突然看出来一个发财门道,你有没有兴趣听一下?”
这会儿秦世平也在家的,而秦诚之所以不去找他商量。
那是因为秦诚他们的家的财政大权,一直都在张太后一个人身上。
秦诚要想获得投资本金,肯定得找真正的金主,而不是找身上都只剩交通打车费的秦世平商量。
“什么生财门道?你一天天的不好好学习,怎么这会儿就想起来要搞投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