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都重生了谁还考编啊 > 102、有没有楼收租?

102、有没有楼收租?

虽然秦世平很是惊讶,但秦诚确实是做到了。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张太后在饭桌上讲的小八卦是啥,那这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回答了。

在秦诚的眼中,其实赵太太的儿子,明明都硕士研究生毕业了,却不愿意主动去找工作融入这个社会,而选择窝在家里当啃老族,这其实就是一种“躺平心理”作祟。

一个有着大好前途的高学历青年,在还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就这样走极端,基本上是心理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个高学历小伙子在实习阶段或者找工作期间,应该是受到了比较大的打击,让他明白到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然后一时无法接受,就这样剑走偏锋选择了放弃融入社会。

这也是几率最大的一个可行性了。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在能考上研究生的大前提下,都会选择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在这些研究生们的固有认知里,自己研究毕业以后,不管是能获得的学位,还是经历的教育背景,比起普通本科的学生,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的话理所当然应该享受到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出社会以后应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才对。

那什么叫更好的工作呢?

虽然每个人心中对于“好工作”的概念都不一样,但总体来说都有着这样的一个趋势。

那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种看不上,尽量往智力驱动型企业靠拢。

另外哪怕在金融或者科创等头部产业企业中供职,最好也是从一开始,就从小“管理层”做起。

这种找工作的心态,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眼高手低”的嫌疑。

尤其是在一群“海归”研究生身上,这种就业志向就更是普遍。

毕竟出国留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肯定是比在国内读研究生的成本开销大很多的。

因此,“海归”们也比其他国内读研的学生,更加渴望在职业上能够有所建树,而且是不太能等太久,最好就是能够迅速获得成功。

在这样的求生欲极强的心态背景下,现实却是十分的“骨感”的。

不管是头部公司还是初创企业,实际上都不缺富有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

他们在各场应届毕业生招聘大会当中,一直都是围绕着“用人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在过滤和筛选着最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

这个“最适合”的尺度把握其实很好猜到,四个字总结的话,那就是“物美价廉”。

在同样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大前提下,其实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能力差距并不会太大,但是用人成本,也就是企业需要支付的工资方面,就会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对于研究生个人来说,肯定也不会接受自己的薪资水平跟本科生一样,在选择就业岗位的时候,也会要求用人企业给出更高的薪酬。

毕竟读研所花费的不菲费用,也是需要在日后工作的薪资当中赚回来的。

这在绝大数研究生的择业观念当中,早就已经是共识了。

另外,本着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的角度,薪资水平也能从侧面体现用人企业对自己的重视程度。

简单地讲,如果“东家”愿意支付更高的金钱去聘请一个应届学生,那么对这个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方面,或者说潜力挖掘方面,肯定是更加看好的。

对于“可造之材”,肯定是想着往“管理层”方向上培养;而对于“平庸之人”,那就只能当“齿轮”来凑合着使用了。

谁又只愿意甘当一个普通的“齿轮”呢?

所有人都梦想着在本行业本专业,能够尽快飞黄腾达、发光发热。

如果应聘的企业没有按照应届学子们的心理预设,给出足够高的工作薪酬或者职位岗位,那么就立马pass掉这家企业,然后转投下家简历,接着继续面试。

万一下一家应聘的公司,还是没能给出自己的理想薪酬的话,那么也直接拒绝掉,接着去找下一家企业面试。

总是认为下一家会更好,笃信到最后会有那么一家“慧眼识英雄”的用人企业,能够一眼就发现自己是块还没有被打磨出来的“璞玉”,甚至一下子就鉴定出来自己就是块金光闪闪的“金子”。

于是,在接下来的找工作过程中,就一直循环往复地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面试——不合心意——拒绝——再面试——依旧不合心意——再次拒绝……”。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时间也会悄然溜走。

到最后,要求没有这么高的应届本科生,都陆陆续续找到了心仪或者自己能够接受的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77,从拒绝村花开始逆转人生谁说当舔狗蠢啊,当舔狗可太棒了!我的人生无限抉择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大院人家抛夫弃子求真爱,被白月光渣了你找我?1961饥荒:从打猎开始,带领全家致富!被女知青抛弃后,我靠打猎走上人生巅峰玄天神医针破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