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课堂,仿佛时间流逝的速度也会加快许多。
等到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就连陈佳新本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原来已经到下课时间了。
平时的话,陈佳新对于下课的时候是最敏感的。
毕竟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干巴巴地讲课,也没有学生跟自己互动什么的。
从进入教室开始,心里就开始下意识地看手表,想着这节课大概什么能够结束。
陈佳新到底还是一个有志向的“文青老师”,他骨子里就忍受不了这种课堂氛围,打从心里就厌恶这样给学生上课。
于是,他绞尽脑汁想着到底学生们喜欢听怎么样的课呢???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以后,陈佳新才想到从课程主题方面下手。
既然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在网上冲浪,对于网络热词这么趋之若鹜,那干脆就以网络热词为主题,给学生们上一节课别开生面的讨论课。
陈佳新这个讲课思路还有课程选题,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只是他刚开始一开场就又犯了“文青毛病”,直接把学生们的热情给消磨殆尽了。
以至于等到他好不容易说完“开场白”,整个课堂氛围直接都冷下来了。
紧接着,陈佳新又不愿意直接点名,还想着学生能够举手回答问题。
这又正好跟高三(九)班的学生个人风格相左。
陈佳新想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尊重,引导他们养成快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可却完全忽略了这么一个事实。
高三(九)班的尖子生都是一群心高气傲的学生,比起自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们更倾向于被点名“邀请”回答问题。
说白了,就是一群喜欢讲“逼格”和“排面”的清高学生。
于是,陈佳新一直干等了快5分钟,都没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正当他心灰意冷觉得这节课要“凉”,甚至对自己作为老师的教学生涯产生严重怀疑的时候,还好秦诚主动举手站了出来,而且还靠着个人的优秀口才,侃侃而谈了快半节课,而且讲的非常好,直接把课堂气氛给炒热了起来。
要不是秦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陈佳新这节课估计都撑不过10分钟,就要落得跟之前一样的下场——“独角戏”或“自习课”。
这肯定不是踌躇满志的陈佳新想要看到的。
陈佳新原本以为学生们只是有点腼腆,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发言的人。
现在秦诚主动发言以后,课堂气氛也起来了,估计之后就会有很多学生踊跃举手,抢着发言了吧。
结果完全跟他想的相反。
整个课堂氛围虽然热络了不少,但还是没有学生举手发言。
这下子,陈佳新是真的破防了,完全搞不懂这些学生的顾虑到底是啥?
陈佳新还是吃了对学生心理不了解的亏。
如果他这群学生,是因为前面秦诚的发言效果太好,才不愿意“狗尾续貂”地接着举手发言,估计会直接被气晕过去了。
可这就是很多老师都不知道的“真相”。
越是成绩好的学生,个人“思想包袱”也会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