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说什么或者干什么,都会考虑一下会不会影响自己的“风评”。
虽然说在学生阶段,这些所谓的“风评”实际上啥用都没有,但是这些学生受家里大人的影响,下意识也就关心起“人设”这档子事情。
这种心理大多数存在于成绩不上不下的学生当中。
毕竟学习成绩真正出类拔萃的人,做啥都是第一名最优秀的,根本就不会担心被别人比下去。
当然,还有像秦诚这样并不看重面子的“老社会人”,压根就不觉得面子值多少钱,也就把这些无所谓的东西看在眼里。
陈佳新梦想中的讲课效果没有达到,除了跟他本人的讲课风格有一定关系以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没有准确把握高三(九)班的这群学生的心理。
从这个维度上分析,比起在高三(九)班当语文老师,也许陈佳新到普通的平行班任教,可能还会收获更加好的课堂互动效果。
平行班的学生们虽然考试成绩没有尖子生好,但是大多数人的“架子”没有这么大,更加能够放得开跟着老师的课堂节奏。
这些需要考虑的方面,陈佳新想不到,班上的同学们也没有这样的觉悟,只有眼光敏锐的秦诚看出来这个问题。
在秦诚的巧妙提前安排下,林若雪的主动举手发言,直接帮助一筹莫展的陈佳新“逆风翻盘”,课堂效果直接被拉满。
陈佳新当老师以来,还是头一次见到在自己的课堂上,竟然有这么多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头一次感受到当老师原来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虽然陈佳新上课效果不咋地,也不懂得分析学生心理,但是在基本的人情世故方面,他还是能够看得比较明白和透彻的。
在他看来,这节语文讨论课之所以能够这么成功,跟在后面“推波助澜”的秦诚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下课之后,陈佳新又借口请秦诚帮忙拿作业本过来办公室,把他给“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秦诚,今天谢谢你啊!”
陈佳新刚进入办公室,屁股都还没坐到沙发上,就开始忙不迭地向秦诚道谢。
“陈老师,不就帮忙拿几本作业本到您的办公室而已,这是我应该做的,您不用这么客气哈。”
秦诚能够大概猜到陈才子把自己扯来办公室的用意,但他并不想在陈佳新面前吹嘘自己的功劳,于是“深藏功与名”地“装傻”说道。
“我的意思是刚刚那节课啊,如果没有你主动站出来帮忙撑场面,这节课肯定没有办法继续上下去了。”
陈佳新还真的以为秦诚没听出来自己的话,一本正经地再次感谢道:
“不瞒你说,我都有一瞬间差点想不当这个语文老师,还好这节课圆满结束,让我又重拾了信心,所以说谢谢你啊!”
既然陈佳新都说的这么直白了,秦诚也不好意思再推脱了,否则就显得有点假了。
“本来陈老师的课就讲挺好的,我也就是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
秦诚的话刚好说到陈才子的心坎里,他肉眼可见的心情大好。
“对了,有机会也帮忙我,向林若雪表达一下感谢之情。”
陈才子继续说道。
这下就轮到秦诚心里犯嘀咕了:
“陈才子你感谢林若雪我没意见,可是为啥让我帮忙传话,我跟她也就是关系一般的普通同桌而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