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诗说到,元始天尊回去了,回到那先天道山之中继续去潜心修炼,默默等待着人世间再度需要他的那一刻,然后会再度归来。
话说女娲和伏羲原本满心以为石器时代的产生,会如同希望之光一般照亮人们的生活,会让人民真正过上安稳幸福的好日子,从此世间不再有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生活越是进步,伴随而来的竟是越发巨大的纷争和矛盾。人们开始为了争夺更多更好的石器工具而大打出手,
一些嘴里喊着:“这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
另一些喊着:“我凭什么让给你,我自己还不够用呢!”
还有一些人仗着自己身强力壮,甚至开始了抢夺他人的劳动成果的行为,还得意洋洋地说道:“弱肉强食,这就是丛林生存法则!”
更有甚者,为了一点私利,不惜编造谎言去欺骗他人,赢取自己利益“
”每个人都自己认为他才是最应该得到这些的人,让别人都别和他争!”人们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与愚昧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一个人是有理想抱负的远见的。
看着人们之间的争斗日益加剧,女娲整日为此操劳,她不停地奔波于各地,试图平息纷争,调解矛盾,心力交瘁至极。她那原本充满慈爱的面庞,渐渐变得憔悴不堪,眼中的神采也日益黯淡。终于在无数个日夜的操劳与忧虑中,女娲最终还是不堪重负,带着满心的遗憾与不舍,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伏羲,面对这一切,面对着女娲的离去,心中满是愁苦与烦心,他不停地思索着如何才能改变这混乱的局面,如何才能让人们找回曾经的和睦与安宁,他眉头紧锁,陷入了无尽的烦忧之中,那往昔的淡然与平和也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焦虑与烦闷,一下子仿佛老了几十年。
最终他也扛不住了,叫来了自己的儿女,对他们说到:为族群他已经尽心尽力了,没留遗憾,但是他扛不住了,剩下的事就交给他们了,他已经精疲力尽。”
伏羲接着说到,《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伏羲神色庄重缓缓说道:“孩子们啊,这段话即是说,。所谓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是让我们明白事情在安稳之时便要懂得守持,在事情还未显露出迹象时便能谋划应对,如此方能防患于未然。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提醒我们要留意那些脆弱与细微之处,因为往往越脆弱的地方最容易出现问题。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要我们具备前瞻性,在问题尚未产生之前就采取行动,在混乱还未形成之时就加以整治,这样才能够得到没有得到的东西,提前防患于没有发生的危机,让他不会发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事物都有一个起始和积累的过程,不可轻视微小的开始,只要持之以恒,便能成就非凡。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让我们知晓不可过度有为与执着,否则便容易走向失败与损失。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是一种极高的智慧境界。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你们要引以为戒,做事时要有始有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切莫在接近成功时掉以轻心。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淡泊,不贪图那些难得珍贵之物,要学习众人所忽略的道理,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不可肆意妄为。孩子们啊,这些道理你们定要牢记于心,在日后的人生中好好体悟践行啊。”说完,伏羲微微叹气,眼中满是对儿女们的期望与不舍。
伏羲的大儿子上前一步,眼中含着泪花说道:“父亲,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谨记您的教诲,努力让族群恢复和睦与安宁。”
伏羲轻轻点头,目光慈爱地看着他:“吾儿,为父知道你一向稳重,以后族群就靠你多费心了。”
女儿也哽咽着说:“父亲,我也会尽我所能,和哥哥一起守护好大家。”
伏羲叹了口气:“为父相信你们,但这社会的混乱并非一日可解,你们定要小心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大儿子握紧拳头:“父亲,我们不会畏惧,我们会学着您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