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从80年代开始,我是农民企业家 > 第九章 亲姐指路,商机初现

第九章 亲姐指路,商机初现

何贵骑着自行车,沿着乡村的小路,一路翻山越岭,道路崎岖,路上不好走的地方就跳下车推着走,一路向镇上驶去。经过一段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何贵终于走上了大道,这是国道318线。

走到大路上,道路宽敞不少,再也没有乡村小道的逼仄,路上的行人也多了不少,与之前的乡间小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道路上骑车不多,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农户,走路上街。如果不是考虑到何贵要去县城,预计也是和他们一样步行。

何贵骑着凤凰牌自行车一路飞驰。不断超过前面的路人。他们有的背着竹篓。有的提着篮子。也有三三两两的村民走在一起,手上牵着小孩,一路有说有笑。大路上汽车着实不多。所以何贵的速度很快。翻过两个垭口,不一会儿就看到前方的镇子所在。

镇子坐落在山脚下,旁边就是当地的母亲河“沱江”。

石桥小镇位于西川省阳安县城北约4公里处,踞古东大路要冲,是西川古四大名镇之一。这里是水陆交通交汇之处,自古以来都是川西、川南、川北的交通枢纽,有“小汉口”之称。

后来虽然随着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的发展,这里已经没有以前繁华,但底蕴犹在。各种房屋错落有致。那种明清风格的建筑还保留着原貌,依稀还可以见到当年繁华的场景。

何贵对镇上还是很熟悉,也不多逛,就直奔集市而去。下了自行车,推着车,跟着人群,走了进去。恰好今天是“赶集日”,各村社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熙熙攘攘的场面不得不让人感叹石桥的人真多。

集市上,摊位顺着大街延伸,一个挨着一个,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或许是市场开放了,各种小贩们站在摊位前,大声吆喝着,招揽着过往的顾客。有卖蔬菜、水果的,有卖衣服、鞋帽的,还有卖家具、农具的。

何贵一时之间,不知道看啥,仿佛啥都有人做,自己推着车,有点惹人瞩目。于是,找了个集市旁的一块空地上蹲下,把自行车靠在一边紧挨着,刚好旁边还有一颗枝繁叶茂的黄角树,投下片片树荫。就这样,何贵开始认真观察起,路边的摊贩来。

远处一个穿着蓝色土布衣服的老农,挑着一担新鲜的蔬菜,来到集市。

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一边走,一边还不时地和熟人打招呼。老农在一个角落里也找到了一个空位,放下担子,摆放好蔬菜,便开始等待顾客。

不久,一个穿着红色碎花裙的年轻妇女走了过来,她的眼神在老农的蔬菜上停留了一会儿,然后蹲下身子,拿起一把嫩绿的芹菜,问道:“这芹菜多少钱一斤?”

老农满脸笑容地回答:“三分钱一斤,我这菜都是自家种的,新鲜得很!”

年轻妇女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那我买两斤。”说完,她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老农。

交易完成后,老农热情地提醒道:“这菜炒着肉吃,香。”

就在何贵看得入神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个人走了过来,站在何贵的面前,一下子就挡住了何贵的视线。只听他问道“小伙子,你这车是不是要卖啊?多少钱?”说完,还不忘用手指了指停在旁边的凤凰牌自行车。

何贵连忙站起身来,摆摆手道。“不、不、不!这是我大伯的车,我只是借来骑的,不卖的。谢谢,谢谢!”边说还边点头致歉。

“哦!那是我误会了,不好意思!”说完,转身就走了。

何贵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有点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眼看天色不早,准备骑车到县城去看看,中午就在县城吃一顿,再去看看二姐。

阳安县所在的简城镇距离石桥镇,还有一段距离,好在都是国道,道路紧挨着沱江,何贵骑车从石桥出发,沿着沱江畔的国道一路向南。

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与岸边的绿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何贵骑着自行车,感受着微风拂过面颊的舒适,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这还是何贵第一次,自己一个人进县城,心情分外愉悦。

不久后,何贵来到了阳安县所在的简城镇。

简城镇虽然不大,但比起石桥镇来说就热闹许多,街道两旁的商铺琳琅满目,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何贵将自行车停在了县城里的自行车寄存处,拿到了寄存凭证收好,这是一根竹子做的“密钥”,然后打算步行到处走走看看。

路过一家钟表店时,何贵看着时钟上的时间显示,已然中午。他随便找了一家路边的小吃店吃了一碗三两的挂面,填饱了肚子之后,便开始到处寻找商机,等忙完后再去二姐打工的店里找她。

何贵一边在简城镇的街头巷尾闲逛,一边用心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注意到,虽然这里商铺众多,但似乎缺乏一些特色商品和独特的经营模式。他心想,如果能在这里找到一种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或许能为自己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关键是什么样的商品才能惹人注目,让人购买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诡异降临,我觉醒了最强御鬼系统一重生就囤千亿物质多问几个为什么回到二战当记者,赢取白富美咫尺杀神!我在地下世界当五常篮球之巅从大学到联盟第一人家族秘史:上古之谜深情海洋失业后靠顺风车暴富抗战暗影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