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个人都没有在周六下午上课的义务,在学校吃过午饭后,一起在图书馆看起剧本。
图书馆里连老师的影子都见不到,更别提学生了。认真学习的人没时间去图书馆,放弃学习的人对图书馆没有兴趣,这恐怕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病之一。
陆小芳才是这里的原住民,她让我们坐在圆桌旁的椅子上。
图书馆氛围不错,桌角的绿萝缄默着享受洒在书页上的秋光。
我们一同看完了最新的剧本,都认为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么剧本大体就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选演员。”
“是这样的,我希望秉性同学能出演这里面的旁白,也是男主角。”
我翻开剧本,快速扫过男主的台词。
我企图从小男孩儿身上找到共同点——很遗憾,找不到。
事实上,能念出这些台词对我来说都是挑战。更别提要结合动作,声情并茂地演出来。
我合上剧本,与陆小芳四目相对,我问她:“你觉得我像吗?”
陆小芳愣了愣,侧过头,掩嘴而笑,我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反复按揉太阳穴,我对李秋兰说:“不是我不想演,是这个角色的难度对我来说太大了。”
李秋兰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
我看了眼旁边的陆小芳,试探地说:“要不,我当幕后人员?”
“……”
三个人都没说话,只有李秋兰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好吧……好吧。不过要改一改台词,不然演得不好别怪我。”
“秉性同学一定会演得很好的!”李秋兰忽然抬起头,激动地握住了我的手。
她的笑容,她的眼睛,以及窗外的秋光……一切都让我忘记——这是朝海大地震的剧本。回忆带来的头疼缓和了不少。
与李秋兰与陆小芳讨论剧本到下午第四节课下课,我们三个人结伴离开学校。
三个人同行,陆小芳走在前面,招呼我们快点跟上,我和李秋兰跟在她的后面,李秋兰微笑着对我说:“不知道秉性同学感受到了没有。”
“感受到什么?”
她说:“我们的一生这么短暂,有生之年还会和大家分别。但世界总会让我们邂逅温柔的人和事物,比如小芳,比如秉性同学。”
“我并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好,我也曾经让一个家伙失望过。”我脱口而出。
李秋兰停住脚步,没有扭头,背对着我轻声问:“那个家伙是谁呢?”
“是……”我愣在原地,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了,“抱歉,很多事我都想不起来了。”
这像是谎话的话却是现实,但李秋兰偏偏信了,她扭过头用侧脸看我:“秉性同学忘记了很多事?”
“嗯。”
“很不幸啊。”
“可能也没那么不幸,忘掉九年前的一切对我更好吧?”
李秋兰扭回头,继续向前走:“秉性同学,你没有忘干净。”
“或许有一天就忘干净了吧。”
李秋兰说那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绝不会。
我听得满头雾水。
到第一个十字路口,我们与陆小芳道别。我和李秋兰继续向前走。
“秉性同学,明天回朝海市,我付往返的车费。”
“其实,我不太想回去。”
“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