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刚刚口中喝了一口茶水。
茶水才咽到一半,又从喉咙处咕噜一下,涌了上来。
差一点就喷曹髦一脸。
辩经?
王肃一时间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曹髦居然敢跟他辩经?
就算是当朝的三公,他们也要掂量一下,王肃的学术造诣的很高的。
后世王肃的注解的经文可以成为专门的“王学”,就可以看的出他的造诣。
洛阳中还找不出一个敢当着王肃的面这么说的。
之前王肃大意了。
没想到自己在算数上面有所不足,当时只觉得曹髦不讲武德。
现在曹髦想跟他辩经,王肃仿佛听到最大的笑话一样。
“陛下……”
王肃一脸自信的看向曹髦,捋着胡须道:“别说老臣我欺负幼主,便是陛下随便指一人来与老臣辩经,老臣也毫不畏惧。”
王肃自我的称呼明显变化。
之前称“臣”,现在改为“老臣”,语气之中都能听出他的自信。
王肃是有这个底气的,一辈子都在搞经学,曹髦现在想跟他辩经,这就仿佛是一個刚会说话的孩子,去跟一个会写文章的儒士比写文章一样。
曹髦心中暗笑:等下就让你这老狗知道什么叫存天理,灭你的欲!
“闻道不分先后,王公,朕想的是亲自与王公辩经,而不需要他人。”
曹髦坐了下去,同样非常自信的看着王肃。
心中把老祖宗刚刚教的默过了一遍。
“好!”
王肃笑着颔首道:“既然陛下有这想法,老臣自然满足满足陛下,莫说老臣欺负陛下,请陛下选自己最熟悉的。”
王肃言毕,老神在在的坐着。
等着曹髦先提出经文的内容,这摆明就是让曹髦的意思。
这就像在下棋一般,等级不同,高者让低者几子一样。
“王公,那朕可就不客气了。”
曹髦手拿茶杯,抿了一口,斜着眼睛,看着王肃,说道:“便从人性之善开始说起。”
王肃微微点头。
善恶这个观点一直都是儒家学者辩论的要点。
孔孟主善,荀子主恶。
曹髦选择这一个,倒是在王肃的预料之中,因为这一个争论起来只要咬紧了牙关,确实也能辩个把时辰。
不过也有缺点,这样普遍的观点,王肃早就烂熟了,不论曹髦站在哪一边,王肃都不畏惧。
“既是要辩人性,陛下就请站好观点吧。”王肃道。
曹髦却摇头了起来。
“王公,你误会朕了,朕要辩的不是善恶,朕说的性,既为理,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人的本性就是天理的表现,因此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天理的标准和要求。”
说着,王肃微微一愣。
还以为曹髦要跟他辩善恶,怎么成“理”了?
这又是哪个学说?
王肃脑海中搜索了一会,依旧发现一片空白。
曹髦这会站了起来,拿着茶杯,低着头,慢悠悠走了七步,吟诵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