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我在那庵中都待了八年了,天天念佛烧香,烦都烦死了。”
吕布道:
“这么说,你现在差不多十四五岁喽?”
王瑶惊道:
“哇,你好厉害,我今年十四,明年就要及笄了。
幸好你现在就可以带我回家。
要不然,到及笄的时候,我这头发……”
吕布转身看了一眼她的脑袋,圆乎乎,光秃秃的,忍不住笑道:
“很好,不招蚊子。”
王瑶粉面通红,道:
“此话何意?”
吕布道:
“太滑了,蚊子要是爬上去,会摔断腿,不划算。”
王瑶听他说得有趣,哈哈大笑起来。
吕布问道:
“听你言下之意,似乎不喜欢在庵中生活?”
王瑶道:
“那当然。
要不是我父亲一力做主,我才不要去呢。”
吕布道:
“你五六岁时,令尊即强行让你出家,却是为何?”
王瑶道:
“我父亲说,我体弱多病,出家后,信佛念佛,自然就好了。”
吕布道:
“那你现在的身体,好些了吗?”
王瑶道:
“依我看,还那样。
时不时就会大病一场。”
吕布道:
“要不这样,你回家后,我帮你找一个技艺高超的先生,让他帮你好好看一看。
说不定,吃上几副药,调理一段时间,就会好上很多。”
王瑶大喜道:
“那太好了!
谢谢将军!
只是,我跟你说啊,我家里人可厉害了。
他们要是知道我擅自回家,不念佛了,肯定会骂死我的。”
吕布沉声道:
“放心。
他们不敢。”
王瑶听他说话时中气十足,突然想起昨夜他杀神附体的模样,先喜后忧,道:
“那个,要是他们不高兴,你不会杀了他们吧?”
吕布笑道:
“哪里的话?
他们是你的亲人,又没有犯法,我杀他们做甚?”
王瑶如释重负道: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其实,就算他们再怎么骂我,我也不打算回庵里了。
我要留在家中,和我的伯澄兄在一起。”
吕布道:
“伯澄兄,是何人也?”
王瑶道:
“是吾兄长。
不过他姓刘,叫刘泓,不姓王。
你不知道,他不但人长得英俊,学问还大。
我们一家可喜欢他了。”
吕布好奇道:
“刘泓?”
王瑶道:
“是啊。
伯澄兄长从小对我可好了。
前些年,经常到庵中来看我。
每次都带一堆好吃的,庵中的人都很喜欢他。
可惜,三年前,他跟父亲一起去了会稽郡,就很少回家了,也很少过来看我了。
也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家。”
吕布听她说完,略一思量,突然想起来一个人,于是试探道:
“你这个伯澄兄长,可有个弟弟叫刘耀,字仲显?”
王瑶大惊道:
“将军,你真神了!
我听父亲说过,伯澄兄从小有个弟弟,就叫刘耀,在逃难时走散了。
后来,我父亲还派人去找过。
可惜,找了很多年,都没有找到。
再往后,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伯澄兄每次来看我,还常念叨几句这事呢。”
吕布一听就能猜到,这个刘泓,八成就是刘耀正苦苦寻找的兄长。
要是没错的话,该给刘耀去封信,让他也高兴高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