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城南两里处。
袁军大营。
陈纪对李丰道:
“吕布骁勇,天下无对。
吾闻高迁亭一战,先锋桥蕤、副将荀正皆被其生擒。
今我军大营距城仅有两里,须谨防城内守兵突袭。”
李丰叹息一声,道:
“将军言之有理。
我二人身为先锋,理当离城十里或二十里安营扎寨。
奈何张将军死活不允。
今已扎营在此,只好加强守卫,别无他法。”
陈纪道:
“据我所知,非是张将军不允。
而是左将军执意不肯。”
李丰道:
“却是为何?”
陈纪道:
“这不明摆着嘛。
袁公兵精粮足,根本不想与吕布长期作战。
其意,当以雷霆之势,一鼓作气,攻克下邳。
既如此,吾等宿营之所,焉能距城二十里之遥耶?”
李丰道:
“原来如此。
那就加强大营守卫好了。
吾等兵多,可多设哨卡,日夜巡逻。
闻其城南守兵不足三千人,必不敢轻易开门接战。
就使出城,亦不过千余人,不足虑也。”
陈纪道:
“虽如此,亦当谨慎。
前时,吾曾派大批斥候,四下巡弋。
今已探知,葛峄山下,有敌军五百余人,扎营据守。
其意甚明,彼欲趁吾等攻城之时,从背后偷袭我军。
而我军若要入山拔其营寨,则城内之兵亦将出城策应,使吾首尾难顾。
我意,明日早饭过后,将军在此勿动,监视城中动静。
我率本部人马,绕城而西,伺机抢攻葛峄山。
如若占据此山,则吕布坐守孤城,无能为也。”
李丰思量片刻,道:
“将军此举,虽合兵法,却颇为凶险。
葛峄山乃下邳北面屏障,吕布善能用兵,如何只派五百人守把?
吾料其必在山中设有伏兵,将军当小心提防才是。”
陈纪道:
“无妨。
城中暗谍业已探明,吕布全部可用之兵,不足万人。
刨除守城士卒,可供其调遣者,极为有限。
而吾麾下有精兵五千,对付区区数百人,尚不在话下。
纵使彼有伏兵,吾多派斥候,探清虚实,而后方进兵可也。”
李丰点头,道:
“葛峄山与下邳城互为犄角,山中之兵不灭,则我大军时时如芒在背,不得安心攻城。
然入山作战,非同小可,理当报知张将军,待其首肯,而后方可行动。”
陈纪道:
“张将军统大军在后,距此尚有一日路程。
待士兵往返,大军已至此处矣。
彼时,众将云集,安有你我建功之机耶?”
李丰想了想,道:
“将军之言是也。”
其实,他内心是不赞成的。
吕布的凶猛,别人不知道,他是知道的。
早在南阳之时,他就领教过。
但他见陈纪信心十足,不敢触其风头。
因为像他这样的淮北将领,在匡亭之战中几乎死绝了。
如今袁术麾下的领兵大将,如陈纪、张勋、桥蕤、纪灵等人,皆为淮南人,一贯看不起势力微弱的淮北将领。
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因此,当陈纪执意分兵时,他虽不赞成,亦不敢当面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