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到了除夕这天,姜家大厅里面,姜通、姜亮以及卞祥、杜壆、朱武、石秀、阮小二、裴宣、杨林围坐在桌旁,而阮小二的浑家,老娘,儿子以及姜家的管家等则在偏厅另开一桌,等到姜家下人点燃鞭炮,众人便一起欢度除夕。
姜亮先和众兄弟一起敬了姜通一碗酒,然后又一起去偏厅敬了阮小二老娘一碗酒,姜亮本是想让阮小二老娘和浑家带着孩子一并坐在主桌的,可是阮小二老娘硬是不愿,说什么妇道人家,不能上主桌,坚持要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去偏厅落座,姜亮没有办法,便只能依了老人家。
然后阮小二带着浑家和孩子,也向姜亮敬了一碗酒,那孩子长得虎头虎脑,吃的满嘴满手都是油,见到姜亮他们桌子上的烤羊,不顾母亲抱着,只管去抓,看的众兄弟哈哈大笑。
酒过三巡,夜已深了,姜通已然精神不济,便先下桌休息去了,阮小二老娘也早就和儿媳妇带着孙子回去休息了。只剩下主桌上姜亮、卞祥、杜壆这八位兄弟依旧在精神抖擞,不知疲倦的吆喝着拼酒,姜亮见了此等情形,便知道,今天晚上那必然是大醉一场,逃不过去了,不过想到今天是除夕夜,便放下心事,敞开心扉,开始和兄弟们推杯换盏,划拳喝酒,高谈阔论。直至子时,各位兄弟皆醉倒了,姜家管家便安排下人将众兄弟送回安排好的房间歇息。
次日,直到午时,姜亮才起床,来到大厅给姜通拜年,遇到了同样给姜通以及姜亮拜年的卞祥、杜壆众兄弟,众人见各自脸上皆是宿醉才醒的状态,皆是哈哈大笑,姜亮让管家给众兄弟端上吃食,众兄弟简单的吃了,却也默契的没提喝酒,便才各自回家休息。
接下来这几日,众兄弟但凡聚在一起,皆是大醉一场,直到过了元宵节,阮小二去招集水手,而杨雄则是去购买船只,裴宣也成立了治安所,而姜亮也准备去汴梁,参加即将到来的春试。
去汴梁之前,姜亮将卞祥、杜壆、朱武、石秀招集在一起,将庄中大小事务皆交予了朱武,卞祥、杜壆则是继续带领姜家商队走商,石秀则是和姜亮一起去汴梁。
次日,姜亮和石秀带着十几车镜子,并二百商队护卫,浩浩荡荡的启程了,踏上了去汴梁的道路。
经过登州城,姜亮便带着石秀与几个手下携带着礼物进城了,然后直奔知州衙门而去,等到了知州衙门前,给门房递上拜帖并送上十两银子以后,门房急忙进门通报,片刻之后,便有人出来将姜亮与石秀迎接进去,带到大厅吃茶,又约摸半炷香以后,登州知州便出来了。
见到登州知州出来,姜亮、石秀急忙迎上去,等走到知州跟前,姜亮开口说道:“学生姜亮,拜见知州大人,知州大人许久未见,依旧风采依旧。”
那知州挥了挥手,说道:“贤侄不必多礼,贤侄也是玉树临风,此次来此,可有要事。”
“好叫大人知晓,学生此次要去汴梁参加春试,便过来拜会大人,然后已过春节,来给大人拜个晚年!”说罢,姜亮给石秀使了个眼色,石秀会意,便朝门外走去,片刻以后,便带着手下抬上了一口大箱子,打开箱子,白灿灿的一片,里面装着一万两白银。
那知州看了看箱子,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便开口说道:“贤侄有心了,这这礼物本官便厚颜收下了,贤侄真是年轻有为,既如此,那便恭祝贤侄此次春试高中了。”
之后姜亮又和登州知州闲聊了几句,便提出告辞,带着石秀出了知州衙门。
这已不是姜亮第一次给这知州送礼了,自从姜亮接手姜家以后,便四处托关系,终于跟登州知州搭上了线,以后的每一年,皆是会来拜会登州知州,送上一万两白银,至今已有五、六年,刚开始时,众兄弟还不理解,直到姜氏商行生意红火起来,遭到登州官员的眼红,然后姜亮便找到了登州知州,以后再也没有人打姜氏商行的主意,兄弟们这才明白姜亮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