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一枚棋子的千古风流 > 第八十章 狄青永子又三苏

第八十章 狄青永子又三苏

梅尧臣《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诗,开头咏道:

世人重贵不重旧,

重旧今见欧阳公。

昨朝喜我都门入,

高车临岸进船逢。

俯躬拜我礼愈下,

驺徒窃语音微通:

我公声名压朝右,

何厚於此瘦老翁!

这一对地位悬殊的老朋友,虽岁月老去,情谊依然年轻,如此亲密无间,在欧阳修的侍从们看来,实在难以理解。

欧阳修随后步入梅尧臣住宅,他们煮茶品诗,谈古论今,也说到共同在颍州买田,准备在那里共同安度晚年。遗憾的是,梅尧臣四年后溘然去世。

这个时候的梅尧臣,已经是颇具声名的大诗人,却依然仕途蹭蹬,生活拮据。欧阳修当即派人送去二十匹绢帛,赈济朋友无米之炊。

皇祐三年(1051),梅尧臣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授官太常博士。这只是一个虚衔,实际职务是监永济仓,负责管理粮仓。当初,梅尧臣对这种任职愤愤不平,如今,无论如何不能这样安排了。

欧阳修打听到国子监学官还缺两名直讲,他决定推荐梅尧臣。自皇祐四年以来,国子监配有八员直讲,各专一部经典,教授监生。一般从年四旬以上,通经明义、品行端正的京官选人担任。

欧阳修《举梅尧臣充直讲状》,称赞梅尧臣“性纯行方,乐道守节,辞学优赡,经术通明,长于歌赋,得风雅之正”,请求朝廷依照当年录用孙复的先例,将梅尧臣补为国子学直讲。

朝中宰相是富弼,韩琦新近升任枢密使,欧阳修的荐举很快就得到批准。

秋末冬初,梅尧臣有了与自己身份、才学相称的职务。

就在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中,苏洵领着俩儿子苏轼、苏辙来到汴京。

早在去年,便有不少朋友向欧阳修推荐过苏洵的文稿,那时欧阳修还不知道他还有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儿子。

这次,趁两个儿子赴京考试,父子三人一道成行。

苏洵,字明云,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时年四十八岁。他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遭到失败,于是绝意科举,闭门苦读,擅长古文,文章切中时弊,文风恣肆,雄健有力。

苏氏父子五、六月间抵达京师,正好遇上大雨成灾。待水势稍减,苏洵才有机会拜访欧阳修,并献上自己的书简和二十篇文稿。

欧阳修阅读苏洵的文章后,立刻被其“纵横天下,出入驰骤”的磅礴气势所震撼,他立即上书,连同苏洵文章献呈仁宗,请求朝廷破格录用人材。

欧阳修强调苏洵有文才,有学识,而且文章切于实际,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同时表彰他的高尚人品,守道安贫,不营仕进。

他还向韩琦荐举苏洵,使苏洵成为韩琦家中的座上客。

韩琦有心录用苏洵,但是宰相富弼表示异议,说:“姑且稍微等候一下吧。”

受苏洵委托,欧阳修也曾致信富弼,希望富弼能够抽空接见苏洵。

富弼是否因此而接见了苏洵,不得而知。可知的是,苏洵的任职问题,就这样一直搁置着。

苏洵妻子程氏在故乡病逝,苏氏父子匆忙赶回四川治丧守制,此事算是暂告一段落。

过了两年,朝廷征召苏洵赴舍人院考试策论,对这套“按部就班”的做法,苏洵认为这是对自己学识和推荐人欧阳修的不信任,心中愤愤然,一再称病拒绝应试。经欧阳修等人再三荐举,朝廷终于在嘉祐五年(1060)八月任命苏洵为试秘书省校书郎。

欧阳修对苏洵的一再奖掖和推赏,很快便使老苏文章名倾京师,声震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重回十八世纪,努力干死乾隆流放溯州称王,我直接拥兵百万!我去边疆做领主大汉捡尸帝王穿越成一品大将军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痴傻二皇子,父皇求我快登基水浒:窃国摘花,我乃大宋真皇帝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