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惊涛骇浪岁月年轮 > 窑湾记忆(1)

窑湾记忆(1)

它位于湘潭西南部,上至求子桥,下至大码头朝阳街,南紧靠湘江西岸。

一条十华里麻石路弯之曲之地延伸至求子桥。石嘴堖石头呈现出红色,又称锦弯。

后此地烧窑卖瓦货者居多,固称之为窑湾。

大码头至唐兴寺为正十八总,唐兴寺至唐兴桥为上十八总,唐兴桥至金凤庙为正十九总,再往沟子口为上十九总。

现保存的人文景观有:壶山港、唐兴寺与唐兴桥、天主教堂、杨梅洲船厂、秋瑾故居、潭宝公路汽车站旧址、望衡亭等。

在湘潭广为流传着两个故事:

(1)秋瑾告别夫家

秋瑾的夫家是湘潭显赫的王氏家族,现在窑湾由义巷就有秋瑾故居的3间房屋,大门上有“义源当”3字的石招牌。

据说原有房屋10间,三开三进,为两层的砖木结构,总面积400余平方米,但是有7间在1944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只留下了现在的3间门楼及后面的过道。

秋瑾在此生活了7年,之后便参加到早期革命中。

传说当时秋瑾借带两岁女儿出门看戏之机,悄悄地将一张给夫婿的纸条留在女儿的衣服口袋后,将女儿留在现在望衡亭处的戏台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毛泽东与宽裕枯粮行

“宽裕枯粮行”位于通往窑湾的江畔,是清光绪年间毛槐林所开,毛槐林就是毛泽东的伯父。毛泽东在进入东山学校以前,父亲曾有意将其送到伯父处学做生意,年幼的毛泽东觉得挺有意思,并没有抗拒,只是后来进入了东山学校继续求学便作罢。

这段经历,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中提到过。毛泽东虽然没有成为宽裕枯粮行的伙计,但在后来求学长沙及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期间,多次来到粮行落脚。

窑湾古镇上,老街的韵味,古朴而精美。走在老街的青石板上,道路两侧的商铺早已繁华不在,街道也是一派安静祥和。每一栋建筑都满是久久的记忆,述说着曾经的时光与历史故事。

走到窑湾街尾,隔水相望的是湘潭有名的杨梅洲。由于湘江穿城而过,江水长年累月冲击形成了许多江中小屿,杨梅洲是最有名的一个。

曾国藩水师训练营曾经就位于杨梅洲上,如今木质结构的营房仍然林立洲上。

登洲望远,点点鱼帆,浮现在远远的江面,相传“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就出自此地。

湘江一弯,弯出了这个千年古镇,窑湾。

傍水而生,满满承载了记忆和慢慢逝去的时光。

望衡亭,一座由花岗岩砌成的三层亭,屹立在湘江之畔。

站在“望衡亭”顶,南望衡峰,朝阳碧色,隐约于烟云缥渺间;而大江环绕,逦迤以达于麓山。上下波光,帆鸟翔集,蓼渚芦汀,参差夕照。

亭联“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

位于湘江北岸石嘴垴陶公山下。始建于晋。相传陶侃曾在此屯兵,在江边建有望衡亭,取陶公望岳之意。现建筑为民国年间修建。

大唐兴寺,坐落在湘江边十八总的陶公山内。晋朝时名石头寺,唐朝时改名大唐兴寺。据说是唐高宗的重臣褚遂良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被贬至潭洲任刺史,褚心中郁闷,在石头寺大醉,愤而写下“大唐兴寺”,表达振兴大唐之意。故而改名。

唐兴桥,是通往窑湾的唯一通道,因毗邻唐兴寺而得名,是湘潭城区现存完好的最古老的的石拱桥,生活在此的居民每天都由此进出。该桥始建于清初,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围栏柱头上立有狮、象、鹿等动物石雕。

走过唐兴桥,是一座碉堡形的雄伟建筑。这便是我国第一个砖和钢筋砼结构的现代化汽车站——潭宝(窑湾)汽车站。曾是上世纪沟通湘潭地区水路和公路的重要交通枢纽,现已成为景观广场。

空荡荡的碉堡式楼房、闲置的环形车道,记载着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如今光阴远逝,遗留的故事永远是窑湾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兽世种田:恶雌太好孕被雄性团宠我成了恋游女主男闺蜜玄学大佬断亲后,全家追悔莫及!最后一个赶尸人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画风格格不入的我一定搞错了什么诡夜世界,我能看见别人血条D级废物向导,被S级哨兵们疯抢原神:风与岩的相遇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