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大船靠岸,船老大过来禀报:“这船不能再往前行了,岸上便是泰州地界,请各位在此登陆。”李嘉等人走到舱外,但见天色昏黄,岸上甚是荒凉萧索,满是荻草,不见村墟人烟,北风呼啸,如雪般荻花漫天飞舞。船老大放了小船下去,一个船伙计将李嘉等四人接到小船上,架起双桨奋力向岸上划去,不消片刻,众人即已上岸,小船便折回。待得小船也收回了,船老大站在船头遥遥挥手做别。
四人在滩涂上向西去,走了数里,才遇小路。此时天色更暗,荻草少了,那荻花兀自飞舞不已。王子凝伸手接一个,那花触手即化成晶莹的水滴,王子凝惊叫道:“呀,下雪了!”李嘉仰头,果然感觉雪花落在颊上化成水的凉意,忖道:“下雪了,这可如何是好?”四下看看,朔风卷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天地间一片苍茫,竟无一处栖身之所。余胡道:“此地到如皋县城,少说还有一百里路,我们得先找个地方避避风雪才是。”李嘉又向前看了看,道:“前面好像有间房子。”众人定睛细看,前方远处果然有个小小的房子,顿时欢呼雀跃,加快步伐向前。一路之间,雪越下越大,天也黑了下来。待得近了,才看清那房子原是一间庙宇,只是院墙都没了,只有一间大殿兀自矗立在衰草中,样子极为破败,显是失香火很久了。李嘉推开殿门,一味霉味袭来,王子凝不禁掩住鼻子。李嘉借着雪光四下看了看,殿当中海神塑像尚在,神龛上蛛网密结,供桌上也是落了厚厚的尘埃。好在门窗犹在,尚可暂避风雪。李嘉看供桌上还残留一段蜡烛,便用火摺子点了,殿里有了光亮,仿佛也暖和了许多。李嘉道:“天色晚了,这雪又大,恐怕今晚我们只能住在这里了。”王子凝四下看看,脸上满是鄙夷地道:“这庙这么破,怎么住人呢?”李嘉看到墙角有一堆稻草,便把稻草抱到供桌上铺开,笑道:“桌上暖和,你在这里。我们三个在墙角……”
正当此时,外面传来突突的声音,由远及近。李嘉等人面面相觑,忖道:“这大雪天,除了我等这种赶路人,哪还会有人来这种鬼地方?”均是纳罕不已。突突的声音到庙门口停住,吱呀一声,庙门被推开。冷风卷着雪花在屋里飞舞,一个手中拿着拐杖、满身是雪的老妪走了进来。老妪回手关门,拍拍身上的雪,径直往墙角那堆稻草走去,对李嘉、王子凝等人视若无睹。走到墙角,把手中的木棍靠了,慢慢坐了下去。刚刚坐下,便觉地上有异,四下又摸索了几下,急忙抓住木棍站起道:“什么人?”李嘉走上前,作揖道:“老婆婆,原来你在这里住。我们错过了宿头,在这里借宿一晚。”听他这般说,老妪神情稍定,伸手摩挲着李嘉的脸道:“原来是个后生。你可识字么?”李嘉、王子凝仔细看,原来这老妪是个盲人。李嘉道:“晚辈读过几年书。”老妪大喜道:“如此甚好,你帮老婆子一个忙。”俯身到草堆里摸。王子凝道:“噫,这是什么?”但见墙角稻草的下面,老妪摸出两片糙纸,一支秃笔,一块砚台。老妪将东西都交给李嘉,道:“老婆子眼瞎了,烦请公子给写个状子。”
正当此时,庙外又是一阵脚步声。便听有人笑道:“一个瞎老婆子,还点什么灯呀。”咣的一声,庙门被踢开。两个劲装男子跳进来,头上包头,手中各持一把明光闪闪的钢刀。劲装男子见了李嘉等四人,有些惊愕,喝道:“不相关的人闪一边去。”挥刀向老妪砍去。李嘉当真是气极,如此一个年迈的瞎子,他们竟然还不放过。待要出手,只听王子凝娇叱一声,剑光一闪,砍在一个劲装男子的后背,那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王子凝又是一剑,正刺在另一人胸前,那人匍匐在地,挣扎了几下就此不动。李嘉埋怨道:“你手倒快。我还要问话呢,这下可好,都死了。”老妪冷笑道:“这倒不必,老婆子的眼睛就是给他们弄瞎的。”李嘉、王子凝等人大惊。李嘉搀老妪在稻草堆上坐了,道:“老婆婆,你请细细讲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也好帮你。”老区听了,感激不己。一对盲眼抬头望着头,像是回想一件久远的事似的,道:“老婆子姓赵,别人都叫我赵二娘,原是归德府人,三年前跟儿子一起流寓到这里,生活无着,甚是困苦……”其时宋金连年交兵,中原大地遍地烽火,百姓多遭兵燹之厄,流寓之人更是不计其数,众人听了,俱是黯然。赵二娘继续道:“有一日,我儿冯全兴冲冲地回来,说找了个替朝廷做事的好差事。老婆子哪里肯信,咱一个平头百姓,哪有这等好事?于是我儿就拿出一张告示给我看,老婆子也粗识几个字,原来那告示专招南来的北人……”李嘉忖道:“莫不是像刘寄奴那般,专招徕北人组建北府兵,意图北伐?”赵二娘像是猜透李嘉心思似的,继续道:“老婆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如果朝廷是要他去前线打仗,就算给金山银山,老婆子也不答应。”余胡道:“莫不是派令郎去北地刺探鞑子的消息?”赵二娘点点头,道:“还是这位聪明,我还没说,你便猜到了,朝廷就是这个意思。我本不肯,无奈儿子十分愿意,又实在没有其它生计,也便同意了……”李嘉忖道:“这刺探消息的差事,只怕比行军打仗还要危险几分。”赵二娘继续道:“后来我们去到泰州,我儿给租了一处合适地方,便到严知州那里报到,自此便没了消息。好在朝廷的薪水倒也及时,老婆子按时去取,总是有的……”李嘉忖道:“这个叫作冯全的小哥,此去必凶多吉少,唉,百姓若非没有活路,何至涉险至此?”心下不禁一声叹息。赵二娘继续道:“……事情到了半年前,突然有了转变。我再去领薪水,主簿却说没有冯全的名字。我明明领了两年多的薪水,没青没白的,怎么人就没了呢?”李嘉也是诧异,轻声道:“莫不是为国捐躯了么?”余胡摇摇头,道:“肯定不是。一则他不是去打仗,二则如果真是为国而死,这钱非特要给,而且还要多给,焉有除名的道理?”王子凝愈听愈奇,一双美眸眨个不停。赵二娘道:“老婆婆子也是这般想的。便到州衙去告,头一次他们还好好接待老身,允诺再去查查,可这一拖两个月也没消息。老婆子再去,便被他们赶了出来,当晚这双眼睛便给弄瞎了。还让老婆子滚远些,不然要老婆子的命……”赵二娘讲起自己的遭遇,也不激愤,倒是众人听得心惊不己,李嘉更是恨得咬牙切齿。赵二娘轻笑了几声道:“我一个瞎婆子,住没住的,吃没吃的,活都不怕,还怕死么?呵呵。”赵二娘连笑了两声,在烛光如豆的雪夜里,听得人既惊又悚。赵二娘继续道:“近来我四处央人写状子,再去泰州,如果他们还不管,我就到临安府去告。”王子凝有个女中豪杰的母亲,对母亲素来敬仰;眼前这个老婆子虽然衣衫褴褛,说话间居然也有一股英气,不由得肃然起敬。伸手拉住她手道:“老婆婆,你放心,你的事我们管定了。”余胡也道:“我朝中也有些人脉,这事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这半年来,赵二娘受尽别人的白眼,吃尽人间的苦处,被王子凝一通话,感激的老泪纵横,半晌说不出话来。如此说了半宿,蜡烛燃尽,众人都困了,王子凝、赵二娘睡在供床上,用锦裘盖了;李嘉、余胡、吕风暴挤在一起,捱过一晚。
次日天明,李嘉起得最早,推开庙门,便见外面风定雪霁,地面积雪足有一尺厚,天地一片雪白,一轮红日自东方喷薄而出,好不壮观。众人也心情大好,起早赶路。行不多时,即到一个市镇。余胡找了个信差,交托了一番。吕风暴用碎银买了几匹马众人分骑了,换了些铜钱,又给赵二娘雇了辆马车,车马便逶迤向西。走在雪原上,李嘉心情好不畅快。余胡催马赶上,道:“此来淮南,李兄可有亲故在这里?”李嘉摇摇头。余胡又道:“以后如何,李兄可曾有筹划?”李嘉又摇摇头。余胡喜道:“这样便好。方才我给临安捎了封信,请老师在行在给谋个职位;李兄的情况我也捎带说了,希望他给谋个外任的差使。”王子凝听了,拍手称是,笑道:“我们才到时这里,举目无亲,偌若余大官人能给谋个差使,那是最好不过了。”李嘉道:“怎么烦劳余兄。”余胡道:“李兄对余某有再造之恩,咱们又同生共死过,帮衬几句话算什么,就是要余某这条命,也是给的。”余胡平时说话甚少,但讲起话来,又总能恰到好处,李嘉听了感激不己。余胡又道:“这外任的官,只怕条件甚苦,也无甚油水,李兄不会介意吧?”听他这般说,李嘉心中反升起一股豪情,道:“余兄讲哪里话?‘条件甚苦’难道会苦过刀山火海?‘无甚油水’难道还会食不果腹。李某做事,不怕刀山火海,不怕空乏己身,如此这般,还会有什么好怕的呢?”余胡道:“如此便好。”淮南气候温暖,便是冬日也不酷寒,又走了几日,便到了泰州城,莽苍的大雪,不消几日,便化得无影无踪。余胡以前曾来过泰州,他带着众人找了一个名唤“悦来客栈”的旅店住下。余胡向店家打问泰州的官场之事,泰州不是个大地方,褐衣百姓对官场的稗官野史极是热衷捻熟,不用半天时间,即把本地的官员情况问了个一清二楚。众人便商量,决定余胡、李嘉先去求见知州严化,问清事情原委后再做定夺。临行,赵二娘将一卷纸交给李嘉,道:“这是我儿临走交给老婆子的,请公子带上,到时用得上。”李嘉揣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