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诸人闻言,有人仍然眉头紧锁,却也有许多人纷纷点头,虽然看着那些京观还是忍不住的反胃。
众人正说话间,刘若愚从楼梯上冒头,踏进了箭楼一层。他手中拿着一叠报纸,略一扫视,直奔孙承宗。
“孙公请看,报纸已经印好了,您看看,若是没什么问题就刊发了。”刘若愚毕恭毕敬地将报纸递给孙承宗。
他此来出自王战的安排。王战开战之前就已经交代他二人,尽快将这场大战的情况刊行天下。
孙承宗接过了报纸,展开细看,群臣也纷纷凑过来。只见报纸上居然有两幅图,一幅描绘的是铳炮轰击敌阵,一幅描绘的就是现在城下的京观与悬尸,两幅图都将德胜门城楼作为背景,立体感十足,将一切都栩栩如生的展现了出来。这两幅图配上最上面的大标题,还有下面按照皇帝的要求、文辞直白浅显的文字内容,立刻使这份报纸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不错,不错,可以刊发。”孙承宗细看之下频频点头。
“刘公公,这两幅图是谁画的?”黄立极看着这两幅风格初见的图画问道。
其余众人也静静等着答案。他们对于直白浅显的文字倒是没提出异议,他们都已经习惯皇帝的要求,而皇帝要求这报纸必须让市井百姓都能听懂。
“回黄公,是开战之前圣上简单几笔勾勒出了草图,这两天画匠以之为蓝本画出来的,工匠刻制成版。”刘若愚向黄立极躬身施礼,没有任何身为皇帝身边人的骄横之色。
“开战之前勾勒出来的?......”黄立极闻言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的捻着胡须,周围群臣也是凝眉思索。
看着黄立极等人的样子,孙承宗微微一笑:“黄公,战果已经统计得明白无误,报纸也已经印好,圣旨当可以发出了。”
“哦......当发,当发。”黄立极被孙承宗提醒,连连点头,“事先拟定令九边出击的圣旨,又留下了这两幅大胜的画面,圣上这是料定必胜了呀!”
他的惊叹传遍城楼。
“料定必胜?九边出击?”闻听孙承宗、刘若愚与黄立极的一番话语,无论是事先知道还是刚刚知道预留圣旨之事的大臣,都是同样的惊叹不已,同时对于九边同时出击也有些担心。
孙承宗与黄立极所说的圣旨,是皇帝出城亲征之前的安排。当时王战就以必胜之态拟定了关于后续行动的圣旨,告诉几位阁老尚书,大胜之后迅速统计战果,待皇曌时报也印出来之后,立即将已经拟好的圣旨传谕九边,令九边军镇出塞扫荡,就连扫荡的战果与奖罚也都已经在圣旨中明确。当时也有大臣在心中嘀咕,难道就一定会大胜?现在,群臣中有人口中就问了出来。
听到问话,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孙承宗身上。他们知道,虽然黄立极仍然是首辅,但军务方面,主要还得看孙承宗。
“诸位大人,圣上确实料定此战必胜。对于九边出击,诸位大人也不必担心,随同圣旨发往九边诸镇的,还有崭新的镶铁棉甲和铁面甲。府库中原有的镶铁棉甲,都被重新检查加固了一遍,都镶上了本就该有的铁板,只不过这回不是铁板,而是西苑的百炼钢板。边关将士此番出击不说是刀枪不入,至少是刀枪难入。除此之外,还有百万两皇曌契钞,到了便立刻发放。契钞拿到手,军属便可去县城的军荣商行兑换粮食。圣上对自家的儿郎,爱惜着呢,九边将士的士气必定高涨。”迎着众人的目光,孙承宗胸有成竹地说道。
“原来如此.....”众人不由得喃喃自语。
“圣上还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并不是汉武和唐皇好大喜功,非要令这梦里人成为河边骨,而是若连无定河都失守,关中、中原便再无安宁,随时会遭受草原的入侵。敌人会以黄河河套养育的战马入侵中原,屠戮中原百姓。这种入侵,数千年未曾改变过,所以,有为之君,不得不为,只有彻底消除入侵之源,华夏才能长久安宁。为了给华夏亿万百姓换得这种安宁,总要有人牺牲。’”众人喃喃自语中,孙承宗接着复述王战的话:
“圣上又说,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将将士们训练好;让他们穿上最坚固的铠甲,用上最犀利的铳炮;让他们的家人吃饱穿暖,让他们为国家民族牺牲后,家人衣食无忧、得到应得的优待。”
说到这里,孙承宗也是微微叹息。没办法,再好的铠甲,也不能保证不死人,当初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免不了叹息。
看着孙承宗,听了孙承宗转述的皇帝的话,群臣一时也是叹息不已。他们也知道,堆京观的时候,新军的士兵也被抬回来不少,最精良的铁壁甲也还是避免不了伤亡。
城楼上一时静了下来,只有穿窗而过的呜呜风声。
“孙公,我等也不是反对,只是边军毕竟还没有经过圣上的训练,比不过圣上的新军,能打赢吗?如此大举出击,会不会折损过重?”御史刘兰摆明态度不再反对,但对于九边还是担心。
“刘大人放心,圣上说了,当初的田赋新政是其一,如今的铠甲是其二,契钞、粮米是其三,德胜门大胜是其四,仓惶逃回草原的鞑虏将恐惧传播开是其五,有此五者,边镇必胜。”
“嗯......有此五事,士气此长彼消,装备此长彼消,确实是必胜,圣上英明。”刘兰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向天拱了拱手。
“嗯......”余者众人也纷纷点头,放下心来。
看着众人的样子,孙承宗越发的为自己的学生高兴,想起了皇帝学生在军议中确定此战一定会胜利、安排胜利后九边出塞之事时引用的那位教谕的名言,于是献宝般说道:“对了,黄公,陛下在军议最后对诸将还说了一句诗,说还是从陛下极为尊崇的那位教谕的书中看到的,窃以为极好,实为两国相争之至理名言,追求的是彻底的——”
“孙公快快道来。”听闻又有那位教谕的诗,张瑞图十分急迫地抢话,打断了慢条斯理的孙承宗。
其实不止张瑞图,所有人都对经常从皇帝嘴里说出来的那位教谕的名言非常惊艳,如今听得又有了,自是十分急迫,都眼巴巴的看着孙承宗。
喜悦之中,对于张瑞图的打断,孙承宗也不以为忤,徐徐深吸了一口气,洪钟般的声音笼罩德胜门箭楼: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