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了,陈吉穿上阳德吉做的大红褂子,这衣服不好意思穿着出门,就拿它当工作服在厂里穿。
进了验配组,章莉一见,“哟,小陈都穿上大红衣裳了?”
“大红衣裳不能穿的吗?”陈吉说。
“济南人只有结婚的时候才穿那么红,穿上就是新娘子。”王平含笑看着陈吉。
“哦,原来这样,”陈吉说,“我不是结婚,我是随便穿的。”
“好啊,等你结婚,别忘记回来通知俺,给俺们喜糖吃。”庞大姐和王平都笑。
陈吉是来向她们告别的,转眼在验配组已满两个月,这里是陈吉离开学校后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工作以后结识最初友谊的地方,离开这里去下一站,有些依依不舍。
去实验室,还是走到厂区大院的最北头,进锯齿厂房硕大的北大门,与验配组相反的方向,往右手边走,一直向南,穿原棉大仓库,过清花与配棉车间,进入粗纱车间,再右拐,在粗纱车间的西头,就是实验室。进门就是衣帽间,男职工和女职工换工作服和帽子、放置个人用品的木橱子都在这里。再进一个门,是大办公室,迎面正对门口靠西墙正中摆放两张办公桌,组长仝英红和组员沈叶打对桌,靠南墙和北墙共八张桌子两两相对,一边四人,一边三人,陈吉填充在空着一张桌子的三人这边。西墙南北各一小门,里面是两个小检测室。
实验室的工作是采集成品与半成品的在制品样品,通过检测物理性能,进行实时质量检控。
一样严重人浮于事,少的可怜的一点工作,分配给八女一男九个人做。
仝英红组长矮小胖乎,满月脸,大眼睛,看起来富态和蔼,一把马尾辫从头顶上扎住,弄得跟花木兰似的。她工作认真负责,是个中专生,学历比许光华低,为人处事和政治上比许光华精明得多。对外,她与科长及各级领导们走的比较密,经常去汇报沟通。对内,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及看到大家都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允许自己和大家自由做私活,只要不在外人或上级领导面前明目张胆就行。不像许光华组长,成天窝在屋里,自己不干私活,看见组员干私活就噘着嘴,而组员天天一天到晚都干私活,所以他天天一天到晚噘着嘴。
可惜,实验室干私活的条件不如验配组好。一来地理位置不好,离车间近,外人来往多,兼车间里机器声音太闹,最怕领导来访不容易提前觉察。二来房间结构不好,没有一间靠里隐蔽的毛衣间。三来女组员人数多,里面两个小检测室不方便全挤进去,她们织毛衣,只好都坐在自己的办公位,内侧靠墙的地上竖着放一个大袋子里面放着毛线团,正在织的毛衣和针放在胸前打开的抽屉上面,边织边注意观察,一旦有险情,马上把手里的毛衣和针塞进抽屉,用胸部将抽屉抵进去,脚下的袋子已被小腿和脚挤得严严实实地贴着墙,做伏桌工作状。这样恶劣的条件,使得她们的织毛衣时间比验配组少许多许多。
毛衣织的少,拉呱儿就多些。
上午大家边磨洋工,边夹杂着干私活,下午一点工作都没有,坐在自己位置上,彻底都歇下来。
四十出头又干又瘦的周巧云边织毛衣边说,“年龄大了,织个毛衣都不出活,就靠着白天在这里织一点点,晚上回家吃过饭就犯困,拿不动针。”
“晚上那么早就犯困怎么行哩,老公还不找你活动活动吗?”仝组长对桌白白胖胖矮矮的沈叶说,她三十出头,钟爱黄段子,不管谁先发起一个什么样的话题,用不三秒钟,她都能将话题自然巧妙地引到黄段子上去。
周巧云说:“累了一天,他再来找,巧腻歪。”“巧”是济南话,代表“很,非常”。
周巧云邻座的黑矮老年妇女胡留丽是沈叶涉黄话题的绝妙配角,跟着捧场,充分展开,“腻歪不行啊,你怎么地也得给他配合一下子呗。”
周老师:“配合么,巧累累地。”
沈叶说,“不主动配合不行,省得你老公过来满地里抓你,‘来啊,配合一下,配合一下。’”她两个爪子比量着,贪婪地往前抓。
“哈哈哈哈……。” 胡留丽带头拍着掌哄然大笑。
领养了一个儿子的朱云英,骂她们,“老不正经,咱这里还有小陈吉没有结婚,你们也不收敛点!”
仝英红的笑容留在脸上,转头察看陈吉的反应,又转回头笑着继续听她们讲。父母是安徽蚌埠人因此对陈吉也格外照顾的张老师,憨厚地笑笑。年龄最大、老公也是部队转业干部的魏和平老师轻蔑地撇撇嘴,很少参与其中。唯一的男士仲新,刚刚添了女儿新当爸爸,一般在一边很衿持地听着,年纪轻又是男性,不好意思笑得太露骨,到关键之处就参与进来,很衿持地说上一段。
仲新说,“我打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