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荏苒,转眼已经进入腊月,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整个兴化治下除了一些必要的工地还在开工,其他大部分室外的工地都已停工。
喧嚣了小半年的通州却没有因为停工而冷清,街面摆摊做小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在街上采买逛街的人也越来越多。
负责管理街道的巡警划出专门地方给这些摆摊的百姓,只允许他们在指定的地方摆摊,官府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只是要求每日收摊要把自己所摆摊的位置收拾干净,如若乱丢垃圾,将面临高额的罚款。
有官员就摊贩是否收费这件事询问过马喆的态度,马喆的态度是坚决的,坚决不能收费,因为流动摆摊每日并不固定,收费人员收费就有可能随意乱收费。
与其因为收一点儿管理费,让百姓与官府矛盾重重,还不如不收费。
税务司认为这样做对租店面开铺子的百姓不公平,他们不但要承担房租的成本,还要承担官府的各种赋税,若是卖同样的商品,如何能竞争的过这些没有这些成本的摆摊百姓。
马喆对于税务司官员提出的这个问题做出了非常正式的书面回答。
不管对小摊贩是否征税,都无法改变店铺的成本比小摊贩成本高的事实。
毕竟小摊贩没有房租成本,小贩与店铺本就不该放在一起竞争,店铺老板的资本要比小贩多的多,不应该将精力放在与小贩争夺蝇头小利。
店铺更应该做的是打造品牌,打造百年老店,让天下人说到某一个招牌立刻就能得到信任。
因此店铺更应该看重的是质量和信誉,而不是价格,随着国家的发展,百姓手里的余钱会越来越多。
当百姓手里有钱了,他们愿意追求更好的生活,打个比方穿短衣的力工为了省钱,只愿意花几文钱站在角店的柜台前喝一碗浊酒,而穿长衫的体面人更愿意坐在正店的酒桌上小酌慢饮。
生活水平不同,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自然不同,做为执政者我们要考虑公平,更要考虑差异化,若是一刀切的公平竞争,一些弱势的百姓很快就会重新过回之前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毕竟竞争是血淋淋的,从资本诞生的那一刻起,每一个毛孔都透着鲜血。
我们这些执政者必须在竞争的基础上,给弱势群体提供一个能够活下去的空间,让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百姓有一条通过努力就能好好活下去的路。
毕竟这个世界肉食者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庸碌的百姓,我们不能指望那一少部分的肉食者支撑起这个天下。
马喆的公开表态赢得了兴化上下一片赞誉,兴化官员队伍与大明的官员队伍有本质的不同。
大明的官员基本都是读书人出身,属于自成体系,与皇帝是合作关系,你坐天下,我帮你守天下,我们一起分食天下。
这就是读书人要优待的底层逻辑,我帮你守天下了,你凭什么不给我好处,不给好处我凭什么给你当官。
而兴化的官员队伍基本都是马喆一手培养起来的,马喆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上司,是效忠的对象,更是他们的领袖,是他们的引路人。
他们对马喆除了对上司的敬畏之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认同和崇拜。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兴化官员大多来自底层,从小都吃过不少苦,能够与普通百姓产生共鸣,绝对说不出‘君与士大夫共天下,而非百姓’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