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斯、冯去疾和王翦再次接到嬴政的召见通知。
选择只邀请他们几个,
显然是因为目前只有他们几个了解赵安。
而其他知情人士都不在咸阳城里。
至于夏无且,上次露面之后就一直在家生病。
虽然病情并不严重,
但毕竟年岁已高,
稍有不适就得好好休养。
李斯、冯去疾和王翦对陛下突如其来的召见感到困惑,
但作为臣子,随时听候召唤是他们的本分。
“参见陛下!”
三人异口同声。
“三位爱卿平身,寡人突然召见各位,”
“是有件事让寡人难以决断。”
嬴政话毕,留意着三人神色,
见三人并无异常,未待他们开口,便接着说道:
“寡人欲对那位掌柜加以封赏。”
“三位爱卿有何见解?”嬴政用的是“见解”,而非“建议”。
通常人们容易混淆这两词,认为它们无异。实则不然,
“见解”带有几分必须遵从的意味,
而“建议”则是更为和善的表达。
李斯三人自然捕捉到了这一微妙差别。
作为臣子,揣摩君主每一句话背后的意图是必修课。
“微臣以为,掌柜的确实该受赏!”
“他之前提出的各项策略和建议,每一条都极大地惠及我大秦。”
“不久前更贡献出了独轮车这样的工具。”
“堪称全能之才。”
“不过,鉴于我们尚未透露真实身份,”
“这份赏赐需谨慎考虑。”
李斯率先发言。
近来他忙于朝廷种种事务,
未曾拜访赵安。
但李斯清楚记得,数次化险为夷皆因赵安相助。
况且,他能感觉到,陛下面对赵安时的态度与众不同。
此时表明立场,也算预先与赵安建立良好关系。一旦身份公开,
两人的关系便能顺势更进一步。
“先前我曾想将女儿许配给赵安,看样子得抓紧实施了。”
李斯心中暗想。
这个念头一直盘旋在他的脑海,
却因近期事务繁多未能付诸行动。
他几乎都住在章台宫,回家次数寥寥。
忙完当前工作,他必定要回家落实此事。
“李大人言之有理。”
“掌柜的非朝中官吏,”
“又对我们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奖赏必须恰如其分。”
冯去疾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翦则保持沉默,在他看来,早该赏赐赵安。
只是如何赏赐是个问题。突然重赏一个默默无闻之人,定会引来不少风波。
赏赐过低,体现不出陛下的诚意;
过高,则难免要细数掌柜的功绩,
从而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王翦能考虑到的,
嬴政自然也能想到。
这正是他召来李斯三人讨论的原因,
目的就是要商议出一个恰当的赏赐方案,
既能展现帝王的诚意,又不至于引发他人非议,
特别是引起六国残存势力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