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阳,王贲已派兵护送了不少六国贵族而来。
这些人不可能全都甘愿居于此地,
定有人心怀叵测。
扶苏一直在旁观察,也在思考如何妥善赏赐赵安。
一时之间,如何赏赐赵安成了嬴政等人的一大难题,
尤其是对于嬴政来说。
作为皇帝,他首次意识到赏赐一人竟是如此棘手。
沉默约莫一柱香的时间,王翦发言:“老臣以为,不如授予掌柜的客卿之位。”
“首先,我大秦的客卿地位尊崇。”
“其次,不易引起有心人关注。”
这是王翦深思熟虑后的建议。
他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
大秦客卿的特殊之处,或许只有老秦人深知。
昔日商鞅、张仪、范雎,
及至如今丞相李斯,
初来乍到秦国时均任客卿,
之后凭功勋渐得实职。
可以说,客卿在大秦既显赫,
又极为虚幻,
能获得君王绝对信任,在秦享有尊重与发言权,
却偏偏没有实际权力!
通过几次接触观察,王翦确信,
掌柜的无意执掌权力,
因此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老师所言极是!”
嬴政眼前一亮。
他怎么就忘了客卿这一职位呢。
随即,他马上吩咐:“即刻拟旨,册封掌柜的为客卿。”诏书很快拟好。
嬴政命赵高亲自前往赵安府邸宣读。
尽管赵高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但陛下旨意,哪敢怠慢,
连忙率人赶往赵宅。
到门口时,只见那石守门。
“你们是谁?”
石警惕地问。
赵高非但不恼,反而笑道:“我们是来向府上老爷贺喜的。”
“陛下特地下旨册封。”
“劳烦通报令尊大人。”
赵高态度恭敬。
能得到陛下封为客卿的,绝非凡人。
万万得罪不得!
石愣了愣,虽不知客卿为何物,
但既说是陛下的旨意,便急忙去通知老爷。
不久,赵安偕同虞子期、钟离昧走出,
见远处的赵高,赵安问:“你们是宫里来的?”
问罢,他仔细端详,
发现他们的确穿着宫中的服饰。
“正是!”
“陛下有旨,请接旨!”
赵高笑说。
赵安未再多问,拱手行礼,虞子期等人也跟随着行礼。
这时代无跪拜之礼,
即便面对帝旨,也只需微微鞠躬行礼。
“酒肆掌柜赵安,屡献良策,”
“对国有功!”
“加之有李爱卿举荐,”
“今特封赵安为大秦国客卿。”
旨意简洁明快,
赵高宣读时,脸上肌肉却不自觉地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