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头,阴谋诡计嘛,也得分对谁用。”
“匈奴本来就是咱们大秦的老对手,对他们使再狠的计谋,”
“在我看来,都没啥问题。”
扶苏点点头,表示赞同赵安的想法。
“前面两步已经搞定,接下来就是第三步了。”
“不断让那些分裂的匈奴互相打起来,”
“最好能让那些小部落摆脱匈奴的控制。”
“这时候,我们大秦提出通商,给那些脱离匈奴的部落好处,甚至保护他们。”
“用不了几年,匈奴在草原上的霸主位置就得玩完。”
赵安淡淡地说着。
接着他又补充:“但记住了,绝不能让任何一方占上风。”
“就算通商,也只能买卖粮食、盐这些生活用品。”
“武器,绝对不能卖!”
“但凡敢卖武器,甚至传播制造武器技术的人,统统抓起来,严惩不贷!”
赵安说得一脸严肃。
我能买你的马,你必须卖;但你不能买我的武器,想买也休想。这就是赵安的打算。
“掌柜说得对,得彻底防住这种情况。”
“绝对不能让外族人掌握我们大秦的武器和制造技术。”
嬴政点头赞同。
他对赵安的观点非常认可。
“另外,接受我们大秦册封,想受我们保护的部落,都要接受我们的教化。”
“这种教化人的活儿,别派法家的人去干。”
“法家重法律,讲规矩,讲约束,却不擅长教化人心。”
“我不是对法家有偏见。”
“大秦能有今天的局面,法家功不可没,这一点无需置疑。”
“不过,法家的局限也很明显。”
赵安语气平和地说着。
他这并不是针对法家,而是实话实说。
李斯听了也点头表示同意。
他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
自然明白法家的优点和不足。“那该怎么教化呢?”
扶苏问道。
“教化”二字,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跟随着王琯学习时,这个词常挂耳边。
之前王琯也是因为一心要教化匈奴人,才被嬴政打发到边关,跟蒙恬去了。
嬴政则冷静地望过去。
听见赵安提起“教化”,他心中没有丝毫不悦。
他相信,赵安说的教化肯定和王琯那一套不同。
“说教化前,还得有个前提。”
“我之前也提过,先得把匈奴打败。”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乖乖听话。”
“相比之下,现在的匈奴简直就是一群野人也不为过。”
“他们崇尚的是强者为王。”
“并且把这个信条执行到了极致!”
赵安说完吸了口烟。
他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说到教化,首推的自然是儒家人士。”
“从他们的创始人孔子起,”
“儒家的核心理念就是忠孝仁义!”
“忠诚排在首位!”
提到教化,儒家自古以来就是首选。
不管别人认不认可,
反正赵安就这么认为。
“儒家啊!”
“他们的思想确实能让人更忠于君王,热爱国家。”
“这正是他们的核心思想。”
“不过,有些想法还有待改进,如果能改良就更好了。”
嬴政淡淡地说。
他对各大学派都有所涉猎,
尤其对法家、儒家这些涉及教化、管理的学问研究颇深。
这也是当初他不反对扶苏跟随王琯等人学习的原因。
在嬴政看来,
既然现在天下已统一,用儒家来治理国家比法家更为合适。
他现在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以前他还觉得挺费劲,
现在有了赵安提出的各种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