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没有任何一家的思想是十全十美的。”
“治国如同烹小鲜,”
“必须汲取各家思想之精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儒家、法家、兵家,在我看来最合适。”
“前两者管国内,后者负责征战军事!”
“这三家在我看来很好地平衡了王道和霸道。”
“具体如何操作,怎样用,”
“还得看皇上您的想法了!”
赵安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的建议都是他自认为最中肯的。
至于具体如何实施,
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当然,除了这三家,赵安也挺欣赏道家,
但道家无论是用于治国还是宗教,都有很大弊端。
总结起来就是:
不适合治国,也不适合作为民众信仰的宗教。
太超脱世俗了!
想象一下,人人都去修道,这是多可怕的事。“王道与霸道,历代君王都难以决断的事。”
“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当年先祖用商鞅的霸道之策,才有今日大秦的辉煌。”
“现在六国已灭,再一味推行霸道,”
“就不太合适了!”
嬴政说道。
在场的赵安、李斯、扶苏,都是嬴政最信赖的人,
所以他才会如此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李斯听完愣了愣,
但很快恢复正常,面上毫无异样。
刚才皇上的话里,李斯听出了重大信息。
“外行王道内行霸道,外行霸道内行王道。”
“怎么走,还是要看君主自己的想法。”
“咱们老百姓,不都这样活着嘛。”
赵安笑了。
今天他说了不少,
也说得挺痛快。
至于眼前的三人能理解多少,
领悟多少,
那就和赵安没关系了,
全看个人悟性。
“掌柜的说得对,不都这样活着嘛。”
嬴政也笑了。
这就是他佩服赵安的地方之一。
看似随意的话,却蕴含着深刻道理。
人活一辈子,就像草木一秋!
都是为了活着罢了。
之后,又闲聊了一会,
嬴政三人就离去了。
赵安起身伸了个懒腰,看向一直在低头的虞姬,笑了。
“还在想老李提亲那事儿?”
赵安笑着走到虞姬面前问。
虞姬下意识地点点头,但又马上摇头。
“恩公,我……”
虞姬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开口。
似乎不管怎么说,这些话都不该从她这个侍女嘴里说出,
毕竟他们是主仆关系。
难道她还能阻止赵安娶亲不成?
这显然不可能!
“又想哭,哭了可就不美了!”
赵安笑着说。
“娶或不娶,”
“这些事儿我向来没想太多。”
“随缘吧,这事对我来说!”
“你懂我的意思吧?”
赵安淡淡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