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肥言之凿凿,就连方腊都信了几分。
关于辛永宗与姚平仲的冲突,他也有所耳闻,辛永宗以围困姚平仲部,逼得姚平仲灰头土脸的离开军队,这件事情早就传开了。
辛永宗此举,给方腊的感觉就是狂妄,仗着有童贯撑腰,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方腊承认,辛永宗一手策划了扬州大战,确实有些本事,但其中更重要的是方七佛的愚蠢,居然没有看出那所谓的循环浴马计。
东南文风兴盛,方腊收取杭州之后,除了吕将以外,又有几名太学生投效在他的麾下,其中一人就明确指出,辛永宗的循环浴马计,只是仿效的郭敬之智。
不过是因为方七佛不读书,所以不知道这个计谋罢了。
这也让方腊后悔不已,就这么个小把戏,居然耍得方七佛团团转,葬送了他五万将士。
故而,辛永宗在方腊眼里,也只是有点本事,并非易与之辈。
但也正如方肥所言,既然辛永宗是个轻狂的性子,无论是打宋江,还是打方七佛,他都是轻而易举的就取得了胜利,这个人的路走得太顺,在方腊看来,辛永宗必定会小觑天下英雄,从而越发骄狂。
“宰相一番话,让朕豁然开朗,不错,辛永宗孤军深入,朕尚且不敢战,待官兵主力前来,又如何抵挡。”
“既然外无援军,便不能死守城池。”
“况且,朕也需要一场胜仗,让麾下将士重拾信心。”
官兵不要俘虏,这把义军逼上了绝路,但扬州一战,给他们的自信心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连方七佛的五万‘精兵’都毫无还手之力,自己真的能击退官兵吗?
因此,方腊需要让将士们看到胜利的可能,否则,说不准真的有人会在重压之下,选择逃跑,从此隐姓埋名。
如果是平常时候,当然不可能轻易的改名换姓,重新开始,但叛乱席卷东南,对当地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就谈不上户籍管理了。
对于普通的义军军士来说,找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改了名字,照样能过日子。
毕竟朝廷可不会悬赏捉拿这些人。
事实上,真正被朝廷逼上绝路的,是方腊、方肥以及各地首领等已经在官府挂了名的匪首。
“陛下英明!”
方肥适时送上一记马屁。
此时,辛永宗的先锋已经入了杭州地界,而他身后的主力,才刚刚抵达秀州城(浙江嘉兴),与辛永宗的先锋部队隔了较远的距离。
方腊知道赵佶给他的脑袋开出了两镇节度使的赏格,在他看来,辛永宗为了争功,肯定是要长驱直入,直趋杭州城,这就能给到自己打一场伏击战的机会。
但辛永宗在进入杭州地界以后,便放慢了行军速度,每过一地,都得让哨骑先行,仔细搜查,根本就给不了方腊可乘之机。
辛永宗又不傻,他麾下都是骑兵,急着赶去杭州城下,莫非是要以骑兵下马攻城。
这种蠢事,辛永宗才不会干,他倒不如走慢点,等着王禀带了主力赶上他。
辛永宗能等,但是方腊等不了,眼见辛永宗迟迟不来,方腊决定亲率大军,北上迎击辛永宗的这支先锋部队。
方腊不曾亲眼见识过骑兵的厉害,至于方七佛的惨败,他也只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方七佛五万人在江北被十五万官兵围攻,怎么可能不败。
如今轮到自己以众凌寡,方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