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斩贼首,多大的功劳啊,县老爷得赏多少银子,就这么拱手送了出去。
……
……
一方面土豪家的护院家丁毕竟不能和边军头子养的家丁比,另一方面,追敌又没有赏钱,随便冲两下对得起赵老爷给自己发的月钱就够了。
待到打扫完战场,清点人数,竟无一人阵亡。
倒是有不少人在追逃的过程中受了伤。
受伤最重的,是一个家丁在追敌的时候跑太快没注意脚下摔断了腿,上报的时候说是被贼子围攻打的。
赵老爷是个懂得感恩的,他将李弘一行投宿时给的银子奉还了,又包了一百两现银作为答谢。
十个有点发黑的银锭子,也不知道在赵家地窖里埋了多久。
银锭子形状也不规整,表面坑坑洼洼的,应该不足称,但也是一大笔钱。
另外,赵老爷的确是个心善的人,答应每家被抢的佃户明年再交今年的租子。
现银还是李弘和杨戌一人一半分了。
接着四人又觍着脸用赵老爷送的银子跟他换了写散银和铜钱。
没人敢去贪李弘枭首的功劳。
能把贼首枭首的狠人,在他们心目中多少是带点武曲星下凡的色彩。
赵老爷已经差了心腹家人去县里报信,过几日县令还有额外的褒奖。
只不过要走流程上报朝廷,待朝廷核准之后赏银才会下来。
李弘等不了那么久,经历这么一遭他总觉得这地界不安全,想立即启程。
好在小妹没有受到惊吓,先前那个丫鬟把小姑娘照顾得很好,小姑娘甚至有点离不开她。
毕竟过了一段时间的乞丐日子,不当乞丐之后又是和几个糙汉子一起过生活,终于干净漂亮一回的小姑娘怎么舍得离开大姐姐。
赵老爷把李贞对那翠莲的依赖看在眼里,问李弘:“小恩公,我看令妹对那翠莲欢喜得很,”
翠莲,就是先前那收了李弘银子的丫鬟,她是村里佃户交不起租子把闺女抵给赵老爷,赵老爷给改了名字。
虽然大明官方规定不准蓄奴,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间往往以收养契约掩盖事实上的奴仆契约,家奴名义上都是主家的义子义女。
努尔哈赤就曾是李成梁的家奴,法律上两人是父子。
前几日出去打仗的家丁,名义上也都是赵老爷的儿子,可赵老爷的亲儿子实际上只有那么一个。
而且收养契约在明代反而比奴仆契约更有威慑力,因为奴仆在法律意义上是儿子女儿,名义上甚至有遗产继承权,所以不得轻易分家自立门户,必须要自己名义上的老爹同意才行。
但是赵老爷不知道,李弘被族人抢了田产,做了流民,自己的户籍都没了,怎么收婢女?
而且李弘也确实不想要,人姑娘父母都在赵家庄,不会真心实意跟着李弘走。
“小子家教严格,而且家父拜托世叔(杨算)盯着呢,考学之前不得亲近女色。”李弘回绝道。
“让她在身边端茶倒水服侍也好啊。”赵老爷还在坚持。
“您还是去问世叔吧,他身子骨弱,说不定需要的。”李弘还是回绝。
杨算户籍倒还在老家,但他不想收,赵老爷只得作罢。
又在赵家庄待了几天,李弘一行重新启程。
为表感谢,李弘将震山响的头颅送给赵老爷,让他家儿子去领这份赏。
县令往上报时只会说乡民立功,不会说具体是谁,这当中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等到李弘一行真的离开赵家庄时,赵老爷又送了一辆骡车和一只老骡子。
跟功劳比起来,一头骡子一辆车加上一百两都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