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今日身着新制锦袍,上面绣着繁复云龙图案,金线银丝交织,熠熠生辉。
站在镜前,任由袭人为他整理衣襟,脸上带着几分期待与欣喜。
宝二爷,今日是您生儿,可得高兴些。”袭人一边说着,一边细心地将一枚碧玉佩挂在宝玉腰间,那玉佩温润如泽,与宝玉气质相得益彰。
宝玉微微一笑,道:“自然是高兴的,只是想到往年生辰,总是有些感慨。”
正说着,晴雯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把新制扇面,上面画着山水小品,笔触细腻。“宝二爷,这是奴婢特意为您画的扇面儿,希望您喜欢。”晴雯声音清脆悦耳,眼神期待。
宝玉接过扇面,细细观赏,赞道:“晴雯手艺越发精进了,这扇子我定当珍藏。”
一时之间,绛芸轩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长辈也陆续前来,为宝玉送上生日祝福。
贾母坐在上首,笑眯眯看着宝玉,道:“我的宝玉啊,又长了一岁。”
王夫人也道:“宝玉,你已渐长成,望你今后能更加懂事,不负老祖宗与父母的期望。”
林黛玉同薛宝钗拉着手,笑道:“宝姐姐,可有什么礼物要送给宝玉?”
宝钗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本诗集,道:“这是我近来抄录的一些诗词,愿与宝玉共赏。”
宝玉接过诗集,翻开一看,只见字迹娟秀,墨香扑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宝姐姐的字真是越来越好看了,这本诗集我定当仔细研读。”
这时,林黛玉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幅绣品,上面绣着一朵盛开牡丹,栩栩如生。“宝玉,这是一幅牡丹图,愿你如这牡丹一般,富贵吉祥。”黛玉声音轻柔真挚。
宝玉接过绣品,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感动。“林妹妹的手艺真是无人能及,这幅绣品要好生珍藏起来。”
迎春、惜春和探春三位姐妹也纷纷上前,送上各自的祝福和礼物。
迎春送的是一盆精心培育的花卉,惜春则是一幅山水画作,探春则是一枚雕刻精美的玉佩。
“宝兄弟,愿你生辰快乐,岁岁安康。”迎春声音温婉如春风。
“宝二哥,这是我画的山水,希望你喜欢。”惜春声音中羞涩。
“二哥,这枚玉佩是我特意为你挑选的,愿它能保佑你平安顺遂。”探春声音爽朗大方。
白日间,宝玉一一收下礼物,心中满是感激和幸福。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姐姐妹妹们,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时刻。
傍晚,赵澄携着红玉,步入荣庆堂时,堂内早已是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红玉将精心准备的礼物递交给宝玉的丫鬟,便随其他丫鬟一同退至丫鬟席旁,而赵澄则被自然而然地被引至男席。
男席之上,皆是些熟识的老面孔,贾琏、薛蟠等人正围坐一桌,谈笑风生。
赵澄一入席,便引来一阵寒暄,微笑着应对,心中却暗自思量,今日竟无贾赦贾政等长辈在场,宝玉则是如鱼得水,尽情撒欢了。
果不其然,宝玉穿梭于女眷席间,妙语连珠,逗得众姊妹花枝乱颤,笑声连连。
贾宝玉风流俊逸之态,又添了几分少年郎的意气风发。
赵澄望着宝玉,心中不禁赞叹,这小子,果真是个开心果。
“澄五哥,你的礼物宝玉爱不释手,老祖宗也夸你有心呢!”低声笑道。
赵澄闻言,心中一动,宝玉之前因麝月而起的小小嫌隙,随着时间也慢慢消散了。
毕竟,赵澄自认对麝月亦是真心相待,在他这里肯定能找到幸福,自己也该释怀。
正当男席在薛蟠的带领下逐渐热络起来,宝玉也适时加入,挨个儿敬酒,气氛愈发融洽。
赵澄举杯与宝玉对饮,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宝玉凑到赵澄身边,赞美道:“赵公子,你的礼物别具一格,多谢五哥费心。”
赵澄也笑道:“宝玉今日更是丰神俊逸,风流少年郎,能讨你欢心,这礼物也算送得值了。”两人相谈甚欢,仿佛之前的误会都烟消云散。
然而宝玉心中却仍有一丝挂念。因麝月之事,宝玉一直对赵澄有些看法。
但过了几日,宝玉观察赵澄为人处世颇有分寸,心中也便慢慢平复下来。
毕竟赵澄也算是年少有为,麝月跟了他,也算有个好归宿。只是这念头一闪而过,宝玉便又投入到眼前的欢乐之中。
席间,女眷们提议玩飞花令,一时之间,堂内更是热闹非凡。然而交流,小女儿晚餐影响不到男席的众人。
薛蟠最会热络气氛,插科打诨之下,方才还沉闷的宴席,倒也热闹起来。
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好不快活。
赵澄也喝得有几分醉意,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与心中红楼之梦重合。
乏了,醉醺醺的赵澄向众人告辞,打算就此回返。
赵澄步出正堂屋门,一抹清丽身影不期映入眼帘,竟是林妹妹。
站在那里,如同春日里最娇嫩的一朵花,眉眼间含着淡淡的忧愁,却又不失那份超脱尘俗的灵气。
赵澄心中一动,连忙施以一礼。
林黛玉轻轻福了一福,声音带着几分软糯:“多谢赵公子。”
赵澄心中疑惑,不明白林妹妹为何突然道谢,便问道:“林妹妹何出此言?可是有何事需我相助?”
林黛玉微微一笑,笑容里藏着几分羞涩与欣喜:“小妹妹收到了澄五哥的香水,分辨出其中一瓶有我那日收集的花瓣之香。澄五哥让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小妹怎能不感激?”
赵澄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未曾料到,小小一瓶香水,竟让林妹妹如此动容。
笑道:“林妹妹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林黛玉捧着赵澄单独调配的那瓶香水,眼中闪烁着晶莹光芒,不仅仅是因为赵澄对她的特别对待,更是因为赵澄将她本欲葬花的花瓣,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这份情感,让少女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感动与温暖。于是,借着今日宝玉生日宴的契机,鼓起勇气前来致谢。
此刻,面对赵澄有些灼热的目光,林黛玉竟没有往日的反感,心中反而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似是对赵澄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赵澄见林黛玉并未反感他的注视,心中暗自庆幸,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思忖片刻,赵澄决定借此机会与林黛玉拉近距离,于是缓缓开口:“林妹妹,近日为兄正在撰写一份关于票盐法的章程,或许对林御史有所助力。”
林黛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久不曾得到父亲消息的少女辅一听闻有关父亲的消息不由的激动起来。
少女深知父亲为官艰辛,也忧国忧民,若赵澄的章程真能助父亲一臂之力,那自是极好的。
于是,林黛玉不由自主地问道:“真的吗,澄五哥?父亲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赵澄却简单告诉林黛玉朝廷有意改革盐税,并没有告诉林黛玉具体章程。
正当两人交谈渐入佳境时,跟在林黛玉身后的紫鹃轻轻走到林黛玉身后,捅了捅林妹妹手臂,提醒少女注意身份与礼数。
林黛玉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与赵澄作为外男与内眷,不宜过多接触,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遗憾。
“澄五哥,好意妹妹心领了,只是……”林黛玉欲言又止,眼神中慢慢的遗憾,终究化作一声叹息,“妹妹还是先回去了,望澄五哥一切顺遂。”
赵澄想起什么似的,叫住林黛玉告诫她不要将赵澄说的话传扬出去,否则会遭到杀身之祸。林黛玉点头应是。
赵澄望着林黛玉离去的背影,心情复杂。
赵澄认为自己终于开始有资格与宝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林黛玉的心了。
这份竞争,不仅仅是才情的较量,更是心意的比拼。而他,已准备好,用最真诚的心,去赢得林妹妹的认可与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