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陶渊明的作品,出现最多的意象毫无疑问就是酒,其次有振翅的飞鸟,天空的云雨,东篱的菊花。
陶渊明创作旺盛期集中在中晚年,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作品是《闲情赋并序》,此时陶渊明大概二十多岁,还未出仕做官,在家中闲居时写了一篇赋。
这篇赋和前面提到的曹植《洛神赋》一样,都是有感于前人文学家所写的作品,有自己的情感抒发。由于赋最开始就爱用比喻,写的情感更是云里雾里,常常全篇写的雾里看花,最终归于讽谏之用。尤其爱用情感关系做比喻,所以看到赋中写一个“高岭之花”一般的美人,不必就认为是情书。
用感情的关系去比喻其他的人生元素,比如功名追求、君臣际遇等等,是赋等文学作品常见的写法。陶渊明这篇《闲情赋》也是这样,描述了一个娴静优雅的美人,而让人想化作衣领、腰带等围绕在她身边。
整篇赋所表达的感情可以用《诗经》中的一句话概括“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这首《蒹葭》是一首情诗无疑,但是后世文学家再去表达类似情感的时候,往往做了其他延伸,因此,再次印证了这首赋大概率并不是情书,陶渊明有感而发而已,这种感情可能包括了情爱,而扩展了情感范围,是一种对当下人生的感悟。
不过,二十多岁的作品果然还是有着情感和青春的“荷尔蒙”,这种类似的情感基本上没有在后期作品中出现过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闲情赋》或许又能被称为情书,是对青春时代的留音。
接下来陶渊明开始出仕做官,浮浮沉沉十多年,终于在四十一岁的时候,解官而去。鼎鼎有名的《归去来兮辞》就写于当年,类似于王羲之的墓前发誓,文学家们都对自己归隐这件事很有仪式感,都要写点啥向天地祖宗告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