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变,人也在变,尤其是身处洪流中,变化往往比一般人更大。曾经的南林军首之子杨书福,如今褪去高贵身份,成了乡间农人,每日种田理地,耕土植树,与村民讨论俗事,与家人嬉笑生活,再没有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没有了挥金如土的豪气,但过得安稳安逸,很舒服。
“我很满足,”夕阳渐渐落下,篝火照亮小块方圆,杨书福拾起烤玉米,随便擦擦上面的灰,啃了一口,满齿留香,“我作为罪人之子,未遭株连已然足够幸运,能得此等日子,还有什么所求呢?”
“恨我们吗?”鸟人问,“肯定是恨吧?”
“若是旁人问,我自当说不恨,但既然是两位,我没必要撒谎。”杨书福说道,“恨,有点恨,不多,但确实恨。”
“恨我们很正常,但希望你别想着报仇,也别把这份仇恨传递给后人。”秋千说,“你很清楚,你永远没机会报仇。”
“我知道。”杨书福说道,“刚刚说过的,我很满足,相比那点恨,我更珍惜现在的日子。我从没对两个孩子说过自己的恨,他们还小,连当年‘困龙升天’的事都不清楚,以后长大了,我也绝对不会让他们恨。哎,说到困龙升天,当年是两位下令释放我吗?”
“嗯。”鸟人言道,“你爹杨世续罪大恶极,但你还不错,日常没什么劣迹,最多大手大脚而已,不算恶人,没必要株连,所以我们走之前建议皇帝大兄弟别重责你。”
秋千问:“你关了多长时间?”
“差不多一年。”杨书福说道,“当年我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无比绝望,没想到后来竟然得以出狱,太让人意外。啧,那段惶恐日子,啧啧啧,记忆犹新呀,哪怕是这些年,还不时梦到,每次都会惊醒,吓得满身汗。我记得,特别是‘秋鸟王遇袭而死’的消息传回年城时,我几乎已经做好死亡的准备,每天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瘦得没人样。不曾想,反而因两位的‘死讯’,延德陛下以‘国之大哀,赦天下以祭秋鸟之恩,以示秋鸟之德’的理由释放困龙升天事件的许多人,连罪籍都没有。”
“按理说你是该入罪籍的。”鸟人问,“可是因为吴古当年的遭遇,再加上当时内外的情况,我们认为应该缓和所有人的情绪,避免大年朝野和民间过度起伏,所以请皇帝大兄弟尽量赦免非凶恶之人,不入罪籍。”
秋千问:“然后你就回南林了?开始做农人?没人欺负你吧?”
“最开始有。”杨书福苦笑道,“呵呵,岂止是有,我当年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幸好咱大年律令严格,不许随意欺辱人,我方才撑过来。之后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瞧我还算老实,也就不打我骂我了。”
鸟人问:“对如今的生活,你有什么想法吗?”
“很好,很满足,我刚刚说过的,”杨书福再次强调,“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想法。如今大年没人欺负我,可……”说到这,这位曾经的少爷顿了顿,叹道:“除了两位看到的龙凤胎,我和前妻还有两个儿子,岁数不小,已经能参加科举,但……不让,许多人明里暗里阻止,不许他们做官。”
“哦,这事呀。”秋千无奈地说道,“这事没办法,你的儿女不可能做官,而且不止,你的孙子也别想,直到……你孙子的儿子吧,可以做个八品以下的官,再往后就没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