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整个村子的构造为扇形,村口狭小,村子沿着地势向内逐渐展开,最外围房屋建筑墙壁颇为厚重,且屋顶为斜面,难以攀登。在屋顶之后,还有一道平台,可做瞭望,防守之用。
如此观之,整个村子分明就是一座堡垒。
这村子里有能人啊!
李瑛心中暗赞。
白四郎的家就在村子靠中间的位置,和四周的院子比起来大了一些,但是仍旧是一般无二的土胚房,看起来并没有过分的奢华,反而很是普通。
不过,这土胚房收拾的挺干净,从外面看没有见到一点儿杂草。而且,其中一间正房还铺上了青瓦,看成色应该是刚铺上没多久。
李瑛心里很是惊讶,这白四郎不是拿了五千贯的钱吗?
心里好奇,李瑛就询问了起来。
原来那笔赏钱被白四郎给了村子里面,如今村子里有这么大的改变,就是那些钱的作用。剩下的大部分则是接济村里的孤寡老人,而自己留下来的,只是够自己和老娘生活。
此举让李瑛动容,如此大义之人,着实是少见。
推开紧闭的柴扉,便进入了小院子里,白四郎便开口道:“娘,有客人来了!”
随着他的喊声,堂屋走出来了一个头发花白,一手拄着拐杖的老婆婆。而在这老妇人身边,还有一个年轻女子搀扶着。
这位老婆婆虽然年纪大了,看起来腿脚有些不灵便,但是其人却梳洗的极为讲究,一头白发扎的整整齐齐的,头上还插着三根银簪,一看便非寻常农妇。
再看这院内陈设,可见许多簸箕,上面摆放着晾晒的干菜,药材。一旁敞开的厢房中,隐约还可见一台织机,上面还有半匹没有织完的布匹。
那扶着老妇人的女子头发盘了起来,看其和白四郎之间的交流,或是其妻子。
李瑛连忙笼起袖子,行礼道:“晚辈李瑛,叨扰老夫人了。”
“娘,李大人就是当日儿在凤翔遇到的那位大人!”白四郎过去搀扶住了自己老娘,提高了声音介绍道。
“贵客临门,怠慢了,怠慢了。”
“哪里哪里,是晚辈叨扰了。”
“四郎……”
“孩儿在。”
“你先安顿大人,老妇人去张罗些酒菜。切莫怠慢了贵客。”
“阿娘放心,孩儿明白。”
白四郎带着李瑛来到了一间屋子内,摆放还挺整齐,床褥桌椅都有,就是看起来似乎好久没有使用了。让人惊讶的是,那桌上还放着几本打开的书。
白四郎在那里忙着收拾,李瑛询问了一下:“四郎,你那书籍某可否观看一下?”
“啊?可以可以,大人随意。”
李瑛走了过去,看了一下,眼神骤然一缩——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接下来,是详细的释义,后续还有很多简图。
兵书?!
这一发现让李瑛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能看到兵书。兵书向来可是不传之秘,这小小的村庄内竟然会有。
李瑛突然想起了进入村子之后的所见所闻,恐怕这一切和白四郎脱不了干系。
于是,他再次翻看起了这些书。让他意外的是,这些书籍之中不仅仅有兵书,竟然还有一些为政之道,诗词歌赋。
看书中内容,应该是源自不同之人。
书虽然不多,但是每一本都是言之有物的精品。
奇了,这白四郎到底是什么来历?家学竟如此渊博。
就在这时,之前那位年轻一些的女子前来提醒二人,说是饭菜好了。李瑛只好放下了心中的疑惑,向主人家表示感谢,这才坐下来用饭。
用完饭,时间还早,白老夫人和那女子则是去收拾了,留下白四郎作陪。
“四郎,不知你家祖上是何人?”
白四郎愣了一下,脸上泛起了一丝复杂。
“若是有何难言之隐,就不必言说了。算是某失言……”
“大人言重了。只是,我白氏来历太过曲折。”说着,白四郎叹了口气。
原来,白四郎祖上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祖上正是名震天下的武安君白起。后来,始皇帝念武安君之功,封其自仲于太原,自此白氏便在太原世代繁衍。
至后魏年间,二十三世孙邕官至后魏太原太守。邕五世孙建,官至北齐五兵尚书。及至本朝,建之仍孙白居易,官至刑部侍郎,秘书监。
对,就是那个白乐天,号称诗魔的那位。
而白四郎这一支,则是在唐宪宗时期迁徙至长安的。原本在三原生活,因避黄巢之乱,这才来到这里。
这就让李瑛很好奇了,问道:“四郎,如今天下动荡,大丈夫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勋。四郎既然家学渊博,为何屈居山村呢?”
“唉,大人有所不知。我家一共兄弟四人,如今只剩下了我和老娘,以及一位嫂嫂相依为命了。”
李瑛顿了顿:“莫非……”
白四郎默默地点了点头,脸上泛起了浓浓的哀伤。
李瑛叹了口气,只能怪这世道了。难怪白四郎当日介绍的时候,自己家中行四,并未见到他的那三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