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内众人纷纷起身出迎,正好看见上司刘道规携着一个身形挺拔,阔面重颐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刘道规把鲁宗之与众人介绍完后,又指着刘义之说:“此乃家兄长子,刘义之。”
“见过鲁公。”刘义之上前一步,见礼道。
“冠军将军征伐伪燕,生擒慕容超的壮举,我也有所耳闻。”
鲁宗之说完,又感叹道:“可惜未能跟随车骑将军出征,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江陵危难,鲁公不惧兵险,领军前来救援,才真是让人心生敬佩。”
花花轿子人人抬,刘义之自然不能扫兴。
“哈哈,哈哈。”
鲁宗之开怀大笑,而后又说道:“国家动乱,妖人横行,如今正是壮士奋起之时,冠军将军当有大作为。”
说完,众人簇拥着刘道规、鲁宗之、刘义之三人进入堂内。
江津,苟林营寨。
“将军果然料事如神,南人的援军已经到了,还好我军没有上当去攻打江陵城。”
苟林听到探子刚刚送来的消息,不由得喜上心头,嘴角都有些绷不住了。
他转过身来,缓缓对着众人道:“不过些许伎俩,安能蒙骗于我,听说江陵城中的刺史,乃是刘裕之弟,以吾看来,徒有虚名而已。”
“哈哈,刘裕围城半载,才擒杀慕容超。慕容超何许人也,不过是昔日在我秦国装疯卖傻的一个鲜卑小儿罢了。”
一個膀大腰圆的羌人将领附和道。
“不错,若刘裕碰到是将军,胜负则难以预料。”又有一人趁机恭维道。
对于手下的吹捧,苟林很是受用,不过表面上也要摆出一副谦虚的模样。
于是,他语气淡淡的说道:“刘裕也算当世英杰,我怎敢与之相比,不过对付其兄弟,倒是易如反掌。”
说完这些废话,苟林又下令,手下部众不得随意外出劫掠,收拾好辎重,准备随时撤军。
苟林虽然嘴上大言不惭,但是行动还是很诚实的。
鲁宗之引兵来援,对于城内百姓士卒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贼人屯兵多日,是战是走,摇摆不定。倘若卢贼引兵来攻打我江陵,只怕这二人会助长贼人声势。”
鲁宗之带来援军的第二日,刘道规就与手下将领商议,兵贵神速,打算主动击破桓、苟二人。
“倘若我军进攻其中一人,另一人趁着城中空虚,夺取江陵城,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参军曹仲宗率先开口说道。
“不如分兵两路,同时出击。”又有人开口建议道。
“分兵则力弱,只怕不能击破贼人,反被其所败啊。”
到彦之经历上次一败,倒是谨慎了许多。
“……”
对于出兵一事,大家皆是赞同。
但究竟是先全力击破一路贼人,还是分兵两路,共同破贼,众人则是各有看法。
“冠军将军是何看法?”刘道规看了一眼正在沉思的刘义之,开口问道。
“依末将的看法,我军应当集中全力,以众击寡,先灭掉其中一路贼军。”
“另外一路贼人得到消息,必定心无战意,进退失据,那时再回军攻打他,便易如反掌。”
刘义之听到叔父征求他的看法,于是说出了自己斟酌良久的对策。
苟林、桓谦二人,意志并不坚定,主要还是想着投机,没有确定城中虚实之前,必定不敢贸然来攻。
有了这几天时间的缓冲,足以击破一路贼人,并及时领兵回返。
“此言正合我意,苟林乃是姚兴手下的将领,不会为了江陵城而拼命,出兵必然谨慎。”
“桓谦贼子则不然,他一心想着谋夺荆州,不会轻易撤军。”
缓了缓,刘道规目光扫视一圈,又开口说道:“城内有鲁刺史带来的兵马,足以防备苟林部众,无须担忧江陵城的安危。”
“兵贵神速,我军先全力击破桓谦贼子,再回师攻杀苟林部众,一举解决这两个忧患。”
刘道规既然已经有了决断,众人只需做好准备,等待军令即可。
“大军初战,需得派遣一名勇将担任先锋,扬武将军檀道济,智勇双全,可担当此重任。”
刘义之没有忘记答应檀道济的事情,要举荐他做先锋,洗刷战败之耻。
听到这话,原本有些心不在焉的檀道济瞬间来了精神。
先是朝着刘义之投去感激的目光,又站出来高声说道:“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破贼。”
若是刘义之再不开口,檀道济都打算,等军议散了之后,再去暗示一下,免得他贵人多忘事。
看来世子还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檀道济一边暗自感叹,又抬头望向刘道规,等待最终的结果。
“好,檀道济,就以你为大军先锋,引兵破贼。”
刘道规自然不会拒绝自己侄儿的提议,顺势答应道。
“诺。”
檀道济沉声答道。
除了刘道规亲自率领大军,走陆路突袭桓谦之外,又命谘议参军刘遵,率领水师直抵枝江。
水陆并进,誓要一举灭亡桓谦。
军议完毕,众人各自散去。
檀道济走到刘义之身边,低声耳语道:“方才多谢世子举荐。”
刘义之听到后,义正言辞的说道:“我举荐将军担任先锋,是为了大局考虑,不单单是因为私人情谊,将军可不要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