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若虚此时方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对夫妻的儿子,正是幻象中那位命运多舛的新郎,他因服下了那瓶神秘的药剂,身形骤变,成为了侏儒。
他不愿让新娘见到自己如今的模样,因此选择了隐忍与沉默,没有与她相认。
或许,这场婚礼也只是新娘的父亲因对女儿的愧疚,而精心策划的一场仪式。
他未能守住秘密,将女儿的隐私泄露给了村民,便以这种方式,祈求女儿的宽恕。
尽管他深知,这场婚礼注定无果,正如他在女儿跳崖殉情后,按照传统仪式为她举行葬礼,建造衣冠冢一样。
他明白,棺材里永远也不会有女儿的尸体,他也永远无法得到女儿的原谅。
而那名新郎,在献祭仪式之前,能出现在婚礼上并再次见到新娘,或许是他与村民之间达成的约定。
他自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只有一个最后的请求,那就是在行刑前再见新娘一面。
村民们或许还保留着一丝人性,因此答应了他的这个请求,这也正好解释了,在幻象中,新郎在行刑前虽然面露不舍,却没有反抗的原因。
他不舍,是因为他的父母和他的新娘,而他没有反抗,是因为他与村民早有约定。
萧若虚不难想象,在那幻象之中,还隐藏着一段他未曾目睹的情景。
在斩下新郎首级之后,村民们并未停歇,他们继而剖出了新郎的心脏,剁下了他的右手。
然而,这一切的残酷行径,仅让他们得到了水晶头骨,那传说中的水晶心脏与水晶手却并未出现。
原因是他们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以为那三把神秘的钥匙能够集中在一人身上。
但他们所不知的是,这三把钥匙是世代传承的,父传子,子传孙,在一代人的身上,只会出现其中一把钥匙。
萧若虚无需多问,仅凭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推理,便已洞悉了一切。
他凝神注视着这位老人,只见其皮肤失去了弹性,散布着色斑与暗沉,眼角、嘴角以及额头上皱纹纵横交错。
颧骨突兀,面部肌肉松弛下垂,眼神黯淡无光,发质灰白且干枯,毫无光泽可言。
萧若虚回想起幻象中新娘周智萱墓碑上的生卒年月,心中暗自推算,若她至今健在,应是六十二岁高龄。
而那位新郎与周智萱年纪相仿,若活着,也应年近六旬。
眼前的这位老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
结合他对整个事件的了解,以及讲述这段往事时面部的微妙表情,萧若虚心中已然明了。
这位老人,便是当年逃到地下深处的那对夫妻中的丈夫,也即新郎的父亲,而他之前在岔路口所见的那座坟墓,无疑便是新郎的母亲的坟墓。
萧若虚想到老人的过往的经历与如今的孤苦,现在看来,他在暗河上垂钓吟诗,看似悠然自得,或许只是在自我慰藉,不愿面对内心的伤痛。
他不愿再触及老人的痛处,于是决定转换话题,轻声说道:“以前的事,已成过眼云烟,再提无益,只是徒增伤感,我倒是有一事,颇为好奇。”
老人闻言,微微抬眼,示意他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