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搬离是官舍的规矩,这位大人后来住的这么久,实际上等于是占用了秦云何的名额。
之前那位大人还给管着都察院的司务带过话,说是就住一年。
按说秦云何已经仁至义尽,是可以去问一问了。
他知道,若真的让人去问,那位大人大抵是会自己搬走的。
只是,秦云何听说那位大人年岁不小身体也不好,家里没有儿女只有一位老妻。
他如今也不是没有地方住,实在没必要这么着急赶人。
不过他也知道,事情不能这么一直拖下去。
若要接玉茹母子过来,肯定还是住到都察院自己的官舍好些。玉茹母子来不了,尺儿也就来不了,她跟河生也都不小了……
柱子跟秦云何自小认识,自然也明白他的性格和为人,于是劝道:“大人,我们都知道你是好心,可是咱都到了一年了,你总不能就一直跟夫人两地分居吧?官舍是察院给的,也不是咱强占。”
秦云何想了一下,道:“这样吧,你过些日子回去一趟,先把夫人小姐接来……证儿词儿……”
这边官舍确实小了些。
秦证秦词还小,有的是时间。如意却已经不小,怕是在家也待不了几年了。还是趁她未许亲留在身边多待两年吧。
柱子也没办法,只能叹口气。
几人乘着马车往回走,路上碰上了同样下值回家的李敞,秦云何将转正的好消息也告诉了他。
李敞自然也替他高兴:“恭喜恭喜,终于转正了。今日仓促,改天一起庆祝一下。”
“对了,云何,我那新居都置办好了,收整的差不多了打算下次休沐搬进去,到时候去瞧瞧吧。”
李敞讲究,忙活了一年总算将宅子盖好,各色家具事务也都置办好了。
“好啊,正好贺你乔迁之喜。”
几天后,又到了休沐,秦云何带好贺礼乘马车去了同益街。
以前还没修好的时候,秦云何曾随李敞来过看过这边的宅子,所以也知道地址。
乔迁要赶早,秦云何到的时候,李敞已经搬好,只是在吩咐下人将几个摆件挪位置。
“子高,恭贺乔迁之喜,迎吉纳瑞,恭喜恭喜。”
李敞回身笑道:“云何来得正好,帮我看看这对花瓶放这里好不好?”
秦云何一向不讲究这些,笑道:“我看挺好,很顺眼。”
柱子跟河生将带来的贺礼给下人。
李敞回身去看,看到秦云何还送了一对鱼盆,样式很是精妙。
“诶,云何选的这对鱼盆不错,很有眼光,与我这新居正相宜。”
说着,李敞将鱼盆拿来细细看来,当时就说要选什么样的鱼放进去。
然后又让下人摆了半天,看来是真的喜欢。
秦云何对布置也没什么讲究,就笑看着他忙活。
半晌,待李敞都忙活完了,才想起带秦云何看自己的宅子。
李敞的新宅只有两进,但院子的进深和房屋间量都挺足。
“京城规矩太多,我也没敢建多大,怕逾制。”
李敞领着秦云何内外院都看了看,又带着秦云何去瞧自己的书房。
两人各找了椅子坐下,李敞道:“总算都落停了,过几日我打算让张三李四回家一趟把娘子跟孩子接来。你呢,可要接弟妹过来?”
“我也正打算接玉茹跟如意过来呢,到时候让柱子一块回去,让玉茹跟嫂夫人一起过来吧。”
“证儿词儿不接来吗?”
“这边官舍有些小,怕住不下那么多人。”
李敞道:“要我说你啊,就是过于顾恤别人。你体谅那卸任的前辈,容他在那儿多住几个月也可以。可这都一年了,你也算仁至义尽了。何必这样难为自己成全别人?
好心也要有个度吧。”
“我知道,也不算难为自己。那位大人之前让人带过话,说就住一年,”秦云何沉思了一下,道:“我想着再等等,兴许他们自己就搬走了。已经等了一年了,也不差这几天。”
秦云何本以为这事儿怎么也得再等一两个月,却没想到柱子跟张三李四才离开京城,司务就来告诉秦云何,说是之前住在官舍的卸任御史已经搬离了。
柱子已经走了,秦云何趁着休沐跟河生去那边官舍看了看。
这边的官舍确实比桂花巷间量大一点,还多了一个倒座房。
整个小院儿收拾的很整洁,院里的大缸里养着几尾鱼,院角还种了一棵石榴树,上面挂满了石榴果实。
檐下搭了个木架,上面摆着几盆花,其中一盆里还种了红彤彤的辣椒。
河生看得高兴,道:“这位大人还挺有意思,还自己种辣椒。”
秦云何知道他高兴什么,指指耳房,笑道:“到时候你跟尺儿就住那间如何?”
河生脸一红:“谢谢大人。”
两个人又进屋去看。
屋里也收拾的很干净,干净的除了官舍原有的家具物什,几乎什么都没留下。
但也不是真的什么都没留下。
秦云何看到书案上摆着一页信和一本书
秦云何略有些惊讶,这书跟信显然是留给他的。
信纸上只有寥寥数语:
大人台鉴。
老儿病弱,滞留京都。蒙君容留,不胜感激。今有拙笔,堪可一阅,聊赠大人,愿大人不坠志气,宏图得展。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
秦云何放下信再去看那本书:草庐存牍。
翻开看,竟然是整理记录的谳词文档,看文首的意思,这位大人,从推官任上三年,到大理寺评事,大理寺丞,后因故贬谪至庐阳任知县,再被招任监察御史。
至去年因病乞归养。
而这本书正是这位大人记录的自己经手过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