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癸本来还有顾虑,但是细想一下,觉得大司徒实在有点过虑了。他冷静的说:“司徒大人为国事忧心,本王是能理解的。可是司徒大人的意思,难道那汤能占我全国之地不成,我们只要把他会进攻的一片地方青苗毁了就可以了,毁了苗之后,可以让乡民在城里纺织,而东面这些人,就让他们全部种地,然后把粮食送到城里去和纺织的乡民换布。这样收成是少了一点,但是还不至于全饿死那么严重的。”
一番话听得众人热泪盈眶,这是他们的大王吗?原来大王并不糊涂呀,这样一来,汤除非能快速攻下各城,不然一拖下去,挨饿的只能是自己了。
昆吾,是阻挡汤进攻夏的第一道临时防线。现在夏国的人已经熟练掌握了三合土筑城术,这座城,即使是放到千年以后,也是可圈可点的。
昆吾城是座双子城,两城长宽均有一公里,高五米,中间以五米高七里长的走廊连接。南北两子城的其余三面,还有三座长宽各两百米的堡垒。此地共计可以驻兵十万以上,现在只有一万人防守。但是想绕过此地,不管不顾的话,至少要留下双倍的兵力牵制。因为对方在城里,可以天天吃好睡香,自己是野营,要全天防止别人来偷营。留下两万人的话,汤也不必东去了。
昆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处于济水和黄河之间,要想绕过去的话,那得一路北上,当下也可以南下,然后折向东面。再渡河进攻夏都。绕路不说,这时又没有什么导航之类的,最后都不知道绕到哪里去了。而且自己在兜圈子,别人在圈内,可以随时攻击自己。所以昆吾城是一定要攻下的。
冷兵器时代,要想攻城,至少得要有十倍的兵办。但是汤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的兵士很能打,而夏癸的兵,只不过是一群羊,谁放不是放。如果是在以前,这些人可能已经出城投降了,但是现在这些人,都是被迫毁家败田,迁入城中的。
江淮九年,二月初五这一天。汤对昆吾城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攻击。凉州主将亲自督战,甚至还一度冲上了城头。但是这城防的准备工作太充分了。城墙只有五米高,但是五米对于攻城士兵来说,几乎是三条人命的距离。凉州主将冲上城头,砍翻两个夏国兵,正在兴奋,却发现己方冲上城头的士兵全死光了,整个城头,只余下自己。连忙不顾死活的从城上跳下。此时城下已经堆积了无数尸体,这有效减缓了下冲的力道,只是一条腿折了,其他倒没有什么大碍。
“汤,这样下去,我们就算把兵死光了,也攻不下这座城,得想个办法。”凉州主将躺在木板上向汤建议。
“丞相以为如何?”汤推了下身边发呆的伊尹。
“大王,这城防简直无懈可击。”伊尹闷了半天,就放这么一屁。这让汤无比愤怒。
“我说丞相,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们要不收拾东西回去?”汤一脸讽刺的说。
“大王,他们已经毁了青苗,接下来,只能从东部运粮进城。我们只要守住运粮通道。他们就不得不出城投降了。”伊尹故作高深的说。其他他自己也根本没底。“这城太大了,如果这些人在城里种粮,虽然吃不饱,但是肯定饿不死。所以要不停的骚扰,让这些人感觉朝不保夕,他们就不会想着种粮,只想着逃跑。”
汤一听很有道理呀:“好,就这么办,以后每隔二三天就攻一次城。让他们无心耕作。”只是他们错了,这城里的人,又不用全部参加守城。一些老弱已经在开垦各种向阳之地,准备种水稻。唯一的问题是,城里没有水。两条小河,只能供城内饮水,种水稻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挖井。”一个青年大胆的向昆吾守将提出。
“那要挖到什么时候?”众人反对。
“我们不需要真的种上水稻,我们只要让敌人看到,我们在种地,他们就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