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再想想?”小太监似乎仍不死心。
“真没印象。”凭心而论,顾明渊的确无能为力,他根本没资格参加刘三的审讯过程。
事后,按照冯保透露的只言片语,相关案卷、供词早就上交给了司礼监,或许正待在某个角落发霉。当然,也可能被皇帝随手拿去烧了。
说到底,谜语人不打算深究,底下人吵翻天又有什么用?
纠缠片刻,小太监低着头离开了,留下顾明渊在原地发愣,虽然不知道对方身后是哪尊大佛,但自己只有闭紧嘴巴这一个选项。
第二天清晨,他打定主意,无论待会小太监问些什么,即便是些不相关的琐事,自己也得集中精力,免得被人套出话来。
吱呀。
院门打开,结果换了张面孔,是多日未见的孟老太监。
“顾道长,咱家说個好消息,圣上出关了,正和严阁老(严嵩)、徐阁老(徐阶)、袁阁老(袁炜)议事,估计下午就轮到您了,这可是天大的荣幸,一定要好好把握。”
“谢公公提点。”
匆忙用过早饭,顾明渊还得沐浴更衣,花费大半个时辰才离开小院,一时间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叹。“二十一天了。”
“道长好记性。其实按照道君的习惯,通常闭关七七四十九天,可惜三位阁老在无逸殿吵得太过火,这才提前结束修行,处理凡尘琐事。”
和往常一样,孟老太监在前边领路,领着顾明渊绕过无逸殿,经过最后一重安检,总算进了仁寿宫的南门,又走了一段距离,在一处偏殿停下脚步。
“请道长在此安心等候。对了,昨天的事情全怪司礼监御下不严,您多担待,以后不会再发生了。”
说完,孟老太监离开了。
偏殿面积不算太大,左右两侧各摆了三张紫檀木椅子,旁边桌子上搁着一壶茶水,几样点心。再往里走,是一面硕大的书架,堆放着许多书籍,样式很新,看样子没怎么翻动过。
“也对,皇帝很少召见外臣,这间会客室基本派不上用场。”
顾明渊瞅了两眼,发现不过是些常见的经史子集,失望地返回座位,不曾想后方传来一句,
“这些书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都由内阁成员亲笔抄写,放在外界,千金都买不到。”
他侧过头,发现是一个身穿素色道袍,面容清矍,留着长须,眼神带着些许阴郁的老人,下意识准备行礼,反被对方伸手拦住。
“修道之人,不行世俗之礼,唤我道君便是。”
“贫道玄泊,见过道君。”既然这家伙想玩角色扮演,顾明渊也没办法,以对待道门前辈的方式躬身稽首,对方挑了张椅子坐下,坦然受了这礼。
“你修的何种典籍?让我看看。”
“《玄真经》,服食六气,玄黄二气可遇不可求,平常只采四气。”
顾明渊摊开右手,唤出一缕淡紫色真气,精纯却又不失灵动,观之玄妙异常,看得皇帝连连点头。
“黄锦,你怎么说?”
此刻,一直跟在身后侍奉的司礼监大太监黄锦终于出声,“粗看上去,确有几分神韵,但终究比不过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