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不到一刻钟,顾明渊累得浑身大汗,仿佛置身蒸笼,片刻不得停歇。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严嵩、徐阶、黄锦这些人的能力有多出众!
十年如一日,在迎合君王的前提下糊弄好本职工作,乍一听平平无奇,可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一旦不小心漏过某句话暗藏的深意,说不准就是抄家灭门的大祸。
唉,说到底还是胖子国王好应付,那家伙没别的嗜好,顶多喝酒、打猎、找女人,闹不出什么乱子,而且大字不识几个,根本没有当谜语人的天赋。
一边抹去额头上的汗珠,顾明渊久违地怀念起埃拉国王,发现君主糊涂一点也挺好。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顾玄泊,你在江南待了快一年,有什么感悟吗?”
修道方面的话题还没谈完,道君忽然聊到江南,听得顾明渊疑神疑鬼,究竟是地理层面上的“江南”,还是牵涉到通倭案的“江南士绅”?
他沉默半分钟,再三斟酌才开口,“过江之时,天降大雨,想起东坡居士的一句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心中有所悸动,可惜我道行太浅,什么都没悟出来。”
我确实去过江南,那里也确实挺乱,但一切都和我没啥关系。即使沾上点什么,也不过是大雨落在水面溅起的浪花,飞入船中打湿了我的裤脚。
“跟着冯保混了一段时间,别的没学会,油嘴滑舌倒学得挺快。”察觉眼前青年也有成为小谜语人的潜力,道君神情复杂,发自内心的生出一股疲惫,
“别扯这些虚的。奏折上说,你在清剿枯道人一战立有大功,凭心而论,你接触的大明天兵究竟是什么样子?”
“新组建的营伍战斗力极强,尤其是戚家军、俞家军,士卒战意旺盛,都想着杀敌立功,报效君父。”他没有提到卫所兵,说了也是浪费口水。
“杀敌立功,报效君父......”道君念叨许久,身体不自觉靠着椅背,黄锦见状,十分自然来到身后帮他揉捏肩膀,小声说道:
“顾道长疏忽了,应该是报效君父在前,杀敌立功在后。”
“你别插嘴,让他说,”道君摆了摆手,接着发问:“这仗打完,东南从此能安定下来吗?”
“这,这似乎是内阁方面的职责。”
“我在问你!”
事已至此,顾明渊知道自己必须得说点什么了,“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大明富庶,外夷贫瘠,所以红毛不远万里跨越怒海,前来购买丝绸、茶叶、瓷器,回国后转卖获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