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刘叔修仙记 > 抓紧时间,对于诸子百家的讨论

抓紧时间,对于诸子百家的讨论

又过了几日,须菩提祖师开始与弟子讲儒学,祖师道“若说儒学,便不得不说儒学的创立者——孔丘,那你们知道,孔丘的先祖是谁吗?”童子刘叔答道“孔丘的祖先,乃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后来周代商,周公就依周成王之命,将商王帝辛的长兄——微子启,封于商丘,让其建立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而这位微仲便是孔丘的十四世祖。”祖师点头,又道“孔丘门下曾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并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最后,孔丘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的传统文化,并在这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新的思想学派——儒学,孔丘死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孔丘生前与弟子之间的言行语录和思想都详细记录了下来,并整理编成一本《论语》。”众人称是,祖师便读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读完《论语》后,祖师对弟子问道“孔子之言震古烁今,门下又有那么多弟子,可其奔波一生,受到那么多诸侯的重视,那为何却没有诸侯愿意重用他呢?”五弟子拉智迩答道“孔丘弟子颜渊曾向孔丘问什么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问‘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这段对话,就可看出,想要做到‘仁’并没有那么容易,诸侯君主们若是想重用儒学,那便相当于一次重大的变法,当时诸侯之间正逐鹿群雄,所以时机并不成熟,若要是周朝建立之初,那时是可以慢慢变法,循序渐进,来教育百姓。”童子刘叔随即也道:“五师哥说的对,童儿也有一番感触。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弟子读到这里时,总觉得这句话哪里怪怪的,试想,如果父亲所坚持的事情并不是对的,那我们也要继续坚持么?再者,如果父亲的想法和王上的想法不一样,我们是忠君呢?还是忠孝呢?”

坛下,大师兄路大非也道“周王室当年分封了那么多的诸侯,周公又制定了周礼,若仁义道德那一套真的有用,当年,分封那么多的姬姓诸侯,又怎会只剩下如今这几个?”四弟子伽智娅说道“当年周王室分封,天下几乎都是姬姓,可是过了几代,感情就淡了,再过了几十代,那已是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亲情,或许,这些诸侯们从分封后,就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所谓的仁义道德,在拳头面前啥也不是!后来的三家分晋、田齐代姜,更是把仁义道德的裤衩子,都扯了下来。就拿和孔丘同源的宋襄公来说,此公被世人称为最遵守礼制,罪讲仁义道德的君主,当年泓水之战,他的臣子——目夷建议说‘大王。楚兵多,我军少,当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宋襄公闻言,却自诩乃仁义之师,不肯半渡击之,结果等楚军布好军阵,一冲而上,是大败宋军,仁义的宋襄公本人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宋军大败后,宋襄公又说‘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却寡人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这宋襄公满口仁义,不忍心半渡击之,后又因伤病复发而死,为天下人耻笑!如此一来,众诸侯们见仁义不能强国,更不能保国,又怎会重用儒学呢?”

祖师随后说道“周朝建立之初,是靠什么,使天下太平的呢?”刘叔道“是分封诸侯,周朝在创立之初,面临着五个难题,一个是商朝的残余势力,另外四个则是四方的戎、狄、蛮、夷,为了保护中央地区,周天子便将亲戚、功臣分封于周边,以保护国家内部的安定,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天子管诸侯,诸侯管卿大夫,卿大夫管士,可是没想到却发生了三监之乱!”祖师又问“那之后,周朝又是如何管理众诸侯的呢?”刘叔道“是礼!当时周成王尚小,周公辅政,为了削弱商朝残余势力,周公下令将商朝遗民分散于各地,只留下比较听话的,分封在了宋国,而为了防备宋国内的商朝遗民作乱,周公又搬到了宋国旁的洛邑,周成王则就在镐京镇守都城,之后,为了对抗四方蛮夷,周公派出八大姓的芈家前往楚国,以抵抗蛮族,又派出姜太公家族前往齐国,以抵抗夷族,但楚国和齐国毕竟是异性诸侯,周公为了保险起见,又派出大量的姬姓诸侯分封各处,比如武王的儿子——唐叔虞被封到了唐国,以抵御戎狄;又分召公到燕国,向南可监视燕国,向北可抵御北狄;再封康叔到卫国,向南可监视宋国,向东可监视齐国;周公的长子伯禽也被封到了鲁国,向南可抵御夷族,向北可监视齐国……如此一来,大家互相制衡,周朝得行周礼使天下太平!”

祖师点头道“周公旦辅政时期,这个礼学,便慢慢形成了,周朝建立之初,周天子被认为是君权神授,所以谁也不敢逾越那个礼法,可是等到周平王东迁以后,齐桓公、晋文公等诸侯相继称霸天下,渐渐的,便没诸侯再拿周王室当回事了,孔丘一心想恢复周礼,而众诸侯已如脱缰野马,他们也自然不会使用儒学。”六弟子巫智列道“祖师说得对,三家分晋后,天下就大不同了,之前约定俗成的规矩皆变了,光一个历法都有好几种,当年,颜渊曾问老师,该怎样治理国家?子曰‘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舞》,舍弃郑国的乐曲,远离夸夸其谈的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丘是支持夏朝的历法的,并且,从夏朝开始使用干支记日后,夏朝最后的几个君王,如孔甲、履癸等,都是以天干来命名的,弟子以为夏历在当年是有可取性的,孔丘提倡学习前朝的优点,也是可取的。但他却忘记时间不停前进,各个地方的气候、温度、湿度,也是在变化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沧海桑田,并且弟子也善于此道,弟子经过观察,觉得夏历并不够准确,以此类推,时代总是在不停进步,我们应该借鉴过去好的方法,但还得有自己的见解,使这个方法更加准确、先进!”

祖师闻言,对六弟子巫智列的说法很是满意,七弟子希智垃闻言,则卖弄道“确实时代在进步,不过,过去的东西不一定就落后了,也有可能是后人误解,就说《论语》有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很多人以为这个说是说话或者高兴的意思,其实在当时,曰和云才是指说,比如子曰、诗云,固‘说’在这里,其实是总结、写出的意思,所以刚才那句话,应是学习知识后,能够学以致用,加以实践,不应该把这个行为结果总结出来,教化他人吗?而论语开篇三句话,讲的就是智、礼、仁,这三个儒家的核心思想。”祖师闻言,对这位七弟子也是刮目相看,刘叔也道“童子未了解儒学之前,总以为儒学乃权贵之鹰犬,后来经过学习才知道,孔子之后,儒学分为了八家,传到今天,已是大变样!当年,孔子认为王权应法天无为而治,居其所,垂拱而治,即:君主在位时应少折腾,其只需任贤为能,将国事托付于周公这般的贤臣,便可天下大治!孔子此言与道家思想可以说不谋而合,然今日之儒家,日日大谈什么君君臣臣,弟子以为,这些儒者皆为假儒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逍遥镇乾坤魔法之源探险生存焚凡逆境破茧,我为她的守护蛊仙常有新桃换旧幅骑士遥远的记忆综武从帮钟万仇照顾妻儿开始太古猪妖,炼体大肌霸轩辕大陆之李白异界:魔王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