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继章邯平步青云以后。
皇帝专门宣布诏命,又专门给赵高追赠功劳,并提拔了赵高的女婿阎乐为黑冰第一校尉。
即:黑冰十六尉。
现在已经补上了两个缺。
不过黑冰统领和其余十四个尉长,依旧官位高悬,这自然也就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注意。
首先便是右相王绾……
他正在接洽魏地五郡的地方高官。
分别是:上郡郡守、河东郡郡守、砀郡郡守、河内郡郡守……至于东郡郡守现在位置也是空缺。
原因自然是天命陨石案件,导致受到波及和牵连。
按照许尚和嬴政的安排。
新任东郡郡守肯定不能是关中勋贵派系的人,必须得是军武勋贵才行。
这时。
河东郡郡守拱手道:“右相,不知这张逆罪人在我河东擒获,不会有什么隐患吧?”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
河内郡郡守九成九要被严查,所以现在河内郡郡守整一个苦瓜脸,就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一样,时刻感觉自己药丸。
而河东郡郡守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他只是害怕自己会受到波及。
王绾淡淡的道:“放心,张逆罪人在你河东擒拿抓获,你不仅无过,还有辅助之功,回头我会在陛下那里提一下的。”
王绾对于自己人,那肯定还是相当维护的。
河东郡郡守闻言自然是连连作揖,他乃关中王氏的嫡系分支,跟王绾有着相当程度的沾亲带故。
再观其余三人……
显然就没有河东郡郡守的近亲优势了。
河内郡郡守姓甘,过往虽是大族,却受到甘罗事件的影响,导致惹了皇帝不愉。
此番修缮黄河,王绾举荐他担当河内郡的一把手,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郑国是首要的背锅侠。
他甘琅就是备选的背锅侠。
好事轮不到他。
坏事指定他没得跑。
这就是没落家族的无奈,他根本没得选……
只能期望于这次在黄河大案上的付出,能够得到右相未来对于甘氏子孙的少许提携。
没错。
甘琅明白他这辈子其实也就这样了。
一眼就能望到头。
“甘郡守,你无需这般气馁。”
右相王绾摆了摆手道:“官场上嘛,总归是要拼一些运势的,比如新晋御前红人章供奉,一日七迁,爵升三级,真可谓是平步青云。”
“可话又说回来,章家在我关中,其实并不怎么上得了台面,小家族罢了。”
“你甘氏现在虽然有些低谷,可你祖上的上大夫甘茂,也曾大力助秦,功劳和旧情都是有的。”
“再者你又是本相举荐之人,放心……修缮黄河诸事,你也是尽心尽力了的,我一定会在皇帝陛下面前,替你好好说道的。”
……
王绾的漂亮话还是说得很漂亮的。
这也是他的御下手段之一。
无论实际上他究竟会怎么做。
可该画的饼……
王绾是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甘琅能说什么呢?
他作为河内郡郡守,虽然放在地方上也是个封疆大吏,但在三公右相的面前,他确实只有老实应承的份儿。
随着甘琅表示信任和顺服……
右相王绾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
上郡郡守开口道:“话说这章家大郎还真是运气好,怎么就正好碰到了叛逆份子刺王杀驾,不仅保住了豫州鼎,还跳下黄河力擒张逆罪人……事儿都让他一个人办了,功劳也让他一个人得了,此番幸进确实是一步登天。”
幸进,骤得事功,再有皇帝赏识,进而一步登天之人。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的人在官场受欢迎吗?
答案不言而喻。
像上郡郡守这种慢慢熬政绩和资历的人,最是见不得幸进之人。
说白了就是……
凭什么?
为啥这通天的运势,没有掉到他的头上?
嫉妒心,排斥心。
都会让章邯越发感受到何为高处不胜寒……
就像昔年的吕不韦骤登相位,同样也是幸进,若想获得秦廷庙堂诸公的认可,他就只能选择攻伐东周,以军功奠定自己的位置。
章邯后续大概率也得刷一波战功才行,单靠一个擒拿叛逆的功劳,还远远不够。
“我很好奇……”
砀郡郡守疑惑的道:“这内阁供奉职,黑冰第九尉,都是新设的官职吧?还有太子詹事丞的兼任,太子的加冠大礼还没有进行,这章邯就已经是詹事丞了,未来妥妥的太子臂膀啊!”
砀郡郡守对于新官职显露出了些许的抗拒。
一个幸进之人。
一日七迁也就算了。
居然还能专门设立两个官职给其兼任,皇帝陛下未免也太过宠幸对方了吧。
“这不难理解。”
右相王绾负手道:“无非就是章邯本身就是长公子保举之人,而长公子的背后,八成就是夫子指点。”
“如此一来,这个章邯之所以能够恰巧独享救驾之功,也就很好理解了,有夫子为其铺路,章邯就算是头猪,他站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
“至于新设的官职嘛……所谓内阁供奉,回头我得去再探探消息。”
“最后是黑冰卫的设立,估计是冲着调查黄河大案来的。”
“甘琅,关于修缮黄河期间所用的一应物料储备数目,只要有人去查,你就如实交代,莫要做多余之举。”
“反正……大水漫灌而过,数目就算摆到台面上,也是无从证实的。”
“黑冰卫总不能大冬天下黄河去捞木头吧?”
……
右相王绾说到最后,不由得扯了扯嘴角。
他依旧自信非常。
因为这就是个完美的无头案。
无从查起。
无从取证。
他甚至不用让下面的人搞任何小动作,只需一切照常配合,毕竟皇帝现在就搁河内郡呢。
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他们自然要拿出问心无愧的态度才行。
积极配合。
再述说一下这两年修缮黄河的苦劳。
纵然无功……
也不至于受到重罚。
哪怕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也有郑国在前面顶着。
完美!
王绾此番布局,当真是让人挑不出丝毫毛病,堪称的上天衣无缝。
然而……
河内郡郡守:甘琅,仍旧有些心思难安。
没办法。
做了亏心事儿。
难免就怕鬼敲门。
甘琅还没有王绾的那份功力,他多少还是有些心虚的。
因为王绾从始至终,都没有从关中调集足额的物料资源,修缮黄河。
甘琅也很想搞清楚……
王绾是自己贪了吗?
问题是那么大的物资数量级。
王绾就一个人全吞了?
尽管他们上上下下也都分了些许,但王绾起码截流了八成以上的各项修河款项。
胃口如此之大。
纵然做的再怎么天衣无缝。
多少让人有些心惊胆战……
这要是东窗事发了。
甘琅都不敢想会酿成怎样的恐怖后果。
吾皇一怒!
整个关中估计都得天翻地覆了。
就这样。
右相王绾特地留下甘琅,又专门安抚了几句以后,这才结束了此番谈话。
中午时分。
右相王绾得到了黑冰第一尉长已经确立是阎乐的消息。
这瞬间让王绾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也不是傻子。
阎乐算是个什么东西?
赵高的女婿……
特么的赵高现在坟头草都几尺高了。
怎么突然就追赠功劳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于是。
右相王绾就让内庭中的心腹之人,找到中书谒者令,探了探口风。
中书谒者令只透露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进入河内以后。
皇帝陛下甚是不愉,也就是心情不好。
这条消息其实从表面上来看,简直就跟废话没啥区别。
毕竟河内郡搞的尸骨露于野。
皇帝的心情能好才叫有鬼了。
右相王绾左思右想之下,便叫来门客询问道:“燕地的琴师高渐离,可找到了?”
剑士门客:“已寻到,高渐离如今正在赵地巨鹿宋子县,当地士卿轮流奉其为上宾。现今只待右相一声令下,我等便可将其带到御前献曲。”
右相王绾:“哦?叛逆之友,竟这般高调行事……那还等什么?赶紧去办吧。”
剑士门客:“诺。”
右相王绾:“……”
……
另一边。
军帐之中。
王翦和王离这对爷孙儿,也在闲聊着新晋红人章供奉……
“爷爷。”
王离眉头紧蹙的道:“为什么官场上会有幸进之人啊?这对那些矜矜业业熬政绩和资历的臣子,岂非太过不公?再者这种幸进的宠臣,会引发很多不服,估计很难吃得开吧?”
王离少年心性,他并不喜欢一步登天之人。
他更加想要看到公平。
然而。
官场之上。
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你这小子,眼界太窄了。”
王翦想了想,道:“你不能总是从下往上看,也要试着从上往下看。”
“比如,为何九州三十六郡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轮换调任,而非按部就班的从下往上进行层层提拔?”
“原因就在于,如果让地方单纯根据名望、政绩、人脉进行内部晋升,就会迅速造成尾大不掉的现状。”
“有个姓姬的最开始冒头了,那他就只会任用姬姓族人,唯有把一郡主要空缺都给占了以后,其余姓氏才能有上位的可能。”
“可能你会说皇帝可以再重新指定一个官员……但除了那个官员以外,整个郡都姓姬,你让他怎么办?说话都不好使,更别提治政了。”
……
地方官员内部层层提拔。
就像是现世大公司的中层领导,慢慢爬上分公司的总经理职位一样。
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分公司的一把手……必须得由总公司进行空降指定……
说白了就是总公司大领导,得用自己人调任控制分公司。
你纯粹靠自己从下面爬上来,能力很强……
可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是我的人吗?
你不是。
那么你的能力在我眼中就一文不值,甚至是不稳定因素。
所以。
一个中层领导如果想要往上爬,就只能选择认山头,尔后遵从轮换调任的规矩。
大领导让你去哪儿,你就得去哪儿。
我会给你配置相应的副手人员。
我指哪儿,你就得打哪儿。
否则你就是一家独大,占山为王……这是造反……接踵而至的必然就是架空、分化、开除……
同理。
皇权也是一样的。
政绩,资历,按部就班的晋升渠道,这些官场规则其实是皇帝掌控一部分,庙堂诸公代表的各个派系也掌握一部分。
并非全都由皇帝一言而决。
就像嬴政让郑国修缮黄河……
右相王绾不配合,郑国就算累死在任上,他也不可能修的好黄河,那这就是没有政绩,更遑论所谓的资历了。
因此。
得以幸进的官员,从某种角度来说就跟孤臣没区别。
就像大领导的秘书调任下放到地方……
有能干得好的。
也有干得不好的。
所有的分公司总经理都防着你,把你明升暗降,你就算叫破天也没用,这跟能力没有关系。
往往是制度原因。
大领导对于分公司的掌控力越强,你作为秘书下放就会越吃香。
反之。
你就只能成为一次性炮灰。
比如即将被提拔为黑冰第一尉长的阎乐,就是妥妥的炮灰白手套。
……
回到此刻。
王离本能的道:“爷爷,地方都姓姬他们也不可能抵得过朝廷,皇帝把他们都杀了不就行了,看谁以后还敢不听话!”
王离属于标准的少年眼界。
以力破万法。
好似只要掌握生杀大权,就能解决世上的一切问题。
“你要杀人家,人家肯定就得造反,你平反不需要人力物力吗?”
王翦淡然的道:“还有可能引起其他郡的高官,联合自保式的造反。”
“纵然皇帝最后平叛成功了,可你新派往地方上的官员,很快又会变成尾大不掉的威胁。”
“因此,就必须频繁的轮换调任,尽管这样也会造成官场上的诸多问题,比如派系林立,多方掣肘……但两害相较取其轻。”
“轮换调任,各个姓氏就都有机会,谁也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期的一家独大,反而就会出现相对的公平。”
“只要你真的有能力,就必然会出现橄榄枝在面前,否则……有姓姬的在前面,你别说橄榄枝了,你只要往上抬头一看,除了屁股还是屁股。”
……
在官场上。
往上看全是屁股。
往下看都是笑脸。
后世的公司制度也一样。
很多地方分公司的副经理,会非常愤慨为何自己不能原地晋升,频频都是空降总经理压自己一头。
其实你根本不用愤慨。
因为如果不是轮换调任的空降制度……
你连副经理都当不上。
尾大不掉,阶级固化。
你又不姓姬。
你凭什么当副经理?
靠能力?
可别搞笑了。
我不给你机会,你就算是块金子,可只要被臭抹布给遮住了,那你就什么都不是。
因此。
地方内部层层晋升,不走轮调空降,势必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首先是总公司节制不了分公司。
其次是下面真正有能力的人,晋升通道也会被彻底堵死。
综上。
历史上的帝国官僚制度。
换算到现世的大公司制度。
从某种角度而言,内核逻辑都是一样的。
可见最初创立公司规章制度的人,必然对于历史官僚制度极其了解。
“言归正传。”
王翦笑笑道:“离儿,现在你可明白幸进宠臣的作用了?”
王翦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一些夫子的授业感觉了。
还别说。
挺有那个调调的。
结果……
王离搓了搓衣角道:“爷爷,我现在可以理解官场上轮换调任的制度作用,但是幸进宠臣什么的,我还是不喜欢……总感觉他们都是纯粹的运气好,小人得势罢了!”
王离有些开始钻起了牛角尖。
王翦只觉两眼一黑……
他巴拉巴拉的说了半天。
最终却只换来了一句小人得势。
真是气煞我也!
想到这里……
“啪!”
王翦一巴掌扇在了王离的脑门上。
“臭小子,滚蛋吧!没事就去研究研究怎么种树!”
明年王离得负责挂名修缮黄河,上游种树的重任,就得王离亲自经手去搞。
如果连树都种不好。
估计王翦会把王离的屁股打成八瓣儿。
“哦吼吼……痛痛痛……”
只见王离捂着脑壳儿,屁颠儿屁颠儿的逃跑了。
他爷爷手劲儿可真大。
一巴掌差点没给他扇的背过气去。
他刚刚有说错吗?
自家爷爷纵横沙场一辈子才换来这些个功劳。
可那什么章邯,就抓个张逆罪人就平步青云了。
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什么狗屁张逆罪人,咋就没让他给碰上!
王离表示……他就是运气不好,否则这回他上他也行……
再观王翦已经开始盘算着后续要跟王绾专门喝顿酒了。
自家大孙明年挂名修缮黄河。
关中勋贵派系怎么着也得卖他个面子才行。
毫无疑问。
武成侯出马给自家大孙铺路,王绾就算再怎么抠门,也得老老实实的配合调集一些款项资源修缮黄河。
当然,前提是明年王绾还能是右相……
不过无论局势如何变化。
关中勋贵派系总归都是大秦的架海紫金梁。
就算受到一些打压,总体也不会受到多大的重创。
王翦到时候无非就是换个关中勋贵的执牛耳者,好好的喝顿酒。
区别不大……
不得不说。
王离这小子着实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什么狗屁运气不好,他分明就是纯纯的命好。
有大秦武成侯当爷爷。
跟家父秦始皇……好像区别并不怎么大……
都是九州横着走,无敌是多么寂寞。
……
转眼数日过去。
赵地,巨鹿郡,宋子县。
高渐离一身袍服,在大雪中走进了一家铁匠铺。
赵地对于铁器的管控,相对要放松一些,老百姓打造一些劣质的铁器农具,也都是允许的,只要如实上报就行。
这都是代侯李牧带给赵民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