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叶落霜秋渐知寒 > 第一章 旧岁新辞

第一章 旧岁新辞

旬武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大周明宗皇帝驾崩,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之气中。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东宫覆灭战结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立嫡还是立长?大周朝况年持久的储君之争,终是以齐王府李瞻一脉的胜利落下了帷幕。旧东宫全线溃败,皇太子李适自刎于江北大营,谥号隐太子。

七日后,新皇登基大典于太极宫龙华殿内举行,皇长子李瞻承袭大统,国号建元。

建元元年正月初五日,文武百官黑压压一片的跪倒在龙华大殿上,祭祀大礼已成,典仪官代为宣读新皇登基诏令。

“门下。朕承先帝之末命。生黎民而立之君。所以出四方之令。维万世之安。先皇帝道极圣神。德兼文武。三十有四载。宵衣旰食。焦思劳神。禹迹混同。遵志扬功。笃绍先烈。云云恭念夙奉慈颜。惟谨奉行。罔敢废失。肆颁在宥之恩。可大赦天下。惟既厥心。罔敢废失。其率循于天下。用奉若于先王。更赖忠良尽规。文武合虑。永弼乃后。共图康功。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文武跪拜,九州同贺。华夏大地上,最繁荣昌盛的大周,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第五位天子。数不尽的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了长安城的街头巷尾,燃尽的烟雾化作了一缕缕的青烟,一直飘到了城郊的汤泉山上。

汤泉山,顾名思义,长安城郊一座温泉极佳的青山,南依骊山,北面渭水,四季如春。冬日里,即使长安城内寒风凛冽,枯树林立,汤泉山上却依旧温暖湿润、郁郁葱葱。青烟环绕着山间的松柏,扶摇直上,一时间竟也分不清到底是山间温泉蒸发的水汽还是青烟弥漫消散的雾气。

长安城内身份显赫的皇族贵胄们大多在此处修建了别苑,众多的别苑临温泉而建,如星罗棋布般,四散矗立在山间。临近汤泉山的顶峰,有一处不算起眼的院落。与别家描红画金、恨不得立刻表明主人显赫身份的院落相比,这处院落委实算不上巍峨壮观,但胜在位置绝佳,院主人又刻意低调,没有留下姓氏,只以茉莉苑为名,让人望而却步。

去年入冬那场大雪,绵延不绝的下了许久,终是停了。茉莉苑内,公主李昭叶一袭流云纹素罗衣,倚窗而立,吹着冷风。她的发髻松散的挽起,只以一支青琅蔚蓝步摇固定,随云髻看上去有些许凌乱,几缕青丝掉落额角,随风飘曳。

她久久注视着窗外摇曳的松柏枝,树影稀疏,迷雾缭绕,遮挡住了她的视线,她看不清远处的灯火,更看不清自己人生的明灯。

两名侍女端着汤药前来唤她,却只见急促的风透过窗子吹开了整扇屋门。其中一名侍女唤作洛梅,年纪稍长,着靛青夏布,赶忙走上前去关上窗子,轻声相劝道:“公主殿下,屋外起风了,殿下病还没好,怎么独自站在窗口?”

昭叶公主仿佛闻所未闻,不为所动,仍然直直的站立。窗子关上的那一刻,点缀着落花流水纹的素色衣摆,终于从半空中飘落回了地面,她缓过神来,淡淡的回了句:“无妨,我只是闻闻花香,散散这满屋的药草之气。”

见公主整个人看上去恹恹的,另一名样貌娇俏的侍女,唤作秋云,见状道:“殿下若想闻花香,奴婢便把屋外的茉莉多移几株进来。”

两个侍女一个沉稳、一个伶俐,跟随在昭叶公主身旁多年,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因着昭叶公主喜欢茉莉,这别苑中便栽满了茉莉花,单瓣的、复瓣的、重瓣的,四季不落,其中更是不乏一些宫中御苑精心培育的名贵珍品。别苑之中所有的寝殿并排而立,推开轩窗锦屏,眼见的便是那片倚着悬崖的巨大茉莉花海,香气扑面而来。因着这院落中的每一处、每一个角落都氤氲着茉莉的香气,这别苑便索性以茉莉命名。

秋云转身前去屋外,搬来了那盆昭叶公主平日里最喜欢的雪顶茉莉。公主随手摆弄的手中的茉莉花瓣,过了半晌,才低声说着:“今日初五,新皇登基,长安的百姓怕是很久没有遇上这样的盛事了吧。”

“正月里,又赶上新皇登基。各地藩王和属臣都来觐见,长安城中难免热闹了些。”洛梅怕勾起公主的伤心事,面露难色的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昭叶公主冷冷的低垂眼帘,她的眼睛生的极美,像极了她的母后,顾盼生辉,眼波流转。一双清莹秀澈的美目,仿佛一泓清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万千思绪涌现公主心头,对长安城的百姓来说,这天下由谁主宰,谁当皇帝都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照常过,可对于她这样一个皇室公主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不同。

昭叶曾无数次想象过她的皇兄太子李适登基时,长安城会是怎么样的盛况?是否也会如今日这般灯火通明,百姓们是否也会沿街庆贺?只可惜她曾经期望的、憧憬的,到最后都化作了不甘和泡影,永远也不会到来。她挚亲的、相依为命的皇兄命丧江北大营,与她天人永隔,从此长安城中再无人为她遮风挡雨。

侍女洛梅见昭叶公主呆呆地站着,不发一言,忍不住出声道:

“殿下,刚刚东宫传来消息,哦,不,现在应该称作永安王府才是。皇上今日登基后已下旨册立元昊世子为永安王,一切礼制等同郡王,留在长安,待及冠之年后,再前往封地。”

“永安王,永安?”昭叶公主的嘴角升起一抹淡淡的冷笑,“永永远远的安守本分,长长久久的任人宰割。”

“奴婢也觉得这个封号听起来格外的刺耳,皇上似乎是在警告我们要安守本分、不要轻举妄动。”洛梅随声附和道。

一旁的秋云忍不住心中的好奇,直言不讳道:“殿下,皇上为什么把别的王爷都分封至了封地,而唯独将小殿下留在了长安?”秋云少不更事,心思也格外单纯。

“因为忌惮,所以才要留下。皇兄走了,但东宫许多盘根错节的势力犹在,总要放在眼皮子底下才好。”昭叶公主的语气疏朗而又平缓,可眼眸中分明闪过了一丝惧色。

那些一直害怕的、担忧的事终究是逃不过。安守本分、放弃抵抗,真的就能在这长安城里活下去吗?

又是半晌的沉寂,两名侍女面露难色,互相巴望着对方,却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终是年纪较轻的秋云沉不住气,“殿下,还有一事,奴婢们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最坏的都经历过了,从此以往,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承受的。”昭叶的语气听起来虽是轻快,却分明透着一股无可奈何的叹息。

“皇上今日虽册封了殿下您为长公主,但并未依据大周礼法为您这位嫡长公主拟定封号,倒是单单仅为益阳公主拟定了封号,还改成了只有嫡公主才能用的名讳,称作昭阳公主。”

“知道了。”昭叶公主的声音平静到没有一丝起伏,听不出半点波澜。

洛梅实在想不明白公主殿下这句简单的‘知道了’所指的含义,因而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她的心意:“皇上这样做,有违大周礼法和祖制,要不要找礼部的周大人上奏劝谏?”

多日的高烧反复,令昭叶公主感到全身乏力,发髻上那支缀着璆琳石的步摇微微颤动,折射着蔚蓝的光芒,更衬出了她的脸色苍白无比。她的唇角挂出一丝冷冽的笑意,似笑非笑的说着,“齐王登基,受封的自然是自己的亲妹妹昭阳,又怎会是我这个同父异母的仇人?难道要他李瞻昭告天下,我为嫡出,他为庶出?”

昭叶公主心里清楚,什么嫡庶尊卑,王朝礼法,不过是功成名遂一方用于限制折戟沉沙一方的借口。多一个封号,少一个封号,她这嫡长公主都将是有名无实,她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做一个长安城里可有可无的摆设。

昔年昭叶的父皇明宗皇帝曾几次对东宫起过废立之心,但都被这位礼部尚书周大人以嫡庶尊卑有别,改立太子有违祖制礼法,动摇国本的理由给劝谏了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替长姐洞房后,被侯府大公子强宠了鬼妃归来,残王夜夜被我吸龙气!协议离婚后,总裁前妻跪求我原谅诱他深陷:钓系美人杀疯了!穿越大秦三岁半谜国:张女弦断邂九门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三岁小县主,京城大佬争着宠!地府归来,无情无义她杀疯了一觉醒来天塌啦!豪门老公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