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王洪墨是太子宗福的老师,同时也是很多人的恩师。
他在江南学政任上,拔擢过不少优秀学子,其中不乏后来的阁臣和疆吏,岭南刺史曹沛然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宗福来到太保府,见到了曹沛然,二人相顾惊愕,只有王洪墨捻须微笑。
曹沛然,字莫之,是个文武全才,长得高大威猛,一手能使百斤大刀,一手能写锦绣文章。他在京中任职的时候,宗福曾见过,对他的印象不错。
后来,曹沛然因功授封岭南,为一地刺史,把岭南治理得井井有条、物阜民丰,道统皇帝多次褒奖。
曹沛然跪拜于地,向宗福行礼。
“臣曹沛然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受苦了!”
宗福见王洪墨会心一笑,已经猜到了几分意思。
“曹刺史,我父皇曾多次夸奖你,说你是个有野心的人。”
宗福的话绵里藏针,从太子嘴里说出来,本就是“刀枪剑戟”,但曹沛然却丝毫不介意。
“野心”二字,大约等于“不臣”,历来为帝王的大忌。
“有野心便有勇气,殿下现在是需要勇气的时候!”
曹沛然起身,目光如炬,身形如虎,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王洪墨道:“莫之,现在你明白我找你来的用意了吧?”
原来,王洪墨日日为太子宗福的事忧心,道统皇帝的死造成政局的巨大变动,祸患已经不远,蛇荔一事更让王太保感到事情的紧迫。
于是,太保修书一封,约岭南刺史曹沛然来菜园子会面,只说是临终嘱托。曹刺史一直感恩王洪墨的栽培提携,得老师的临终书信,哪能不快马加鞭赶来菜园子?直到进了太保府,发现老师好端端的,才明白“中了道”。
当曹沛然看到太子宗福的时候,也就清楚了其中的缘由。
曹沛然有野心,王洪墨是知道的。二皇子来位不正,全天下必定有很多人不满,其中必定有曹沛然。多年来,曹沛然雄踞一方,拥兵自重,对太子和二皇子都没有主动示好,就是想看一看局势。
如今,太子宗福突然出现,曹沛然就有了两个选择,其一是将太子献给二皇子,作“投名状”,从此跟随二皇子;其二就是以太子宗福的名义起兵,号召各郡诛杀逆臣贼子宗泽。
曹沛然略一思量,就选了第二种方案,因为他很了解二皇子,那个人就是个容不下人的恶魔,如果屈膝于宗泽的脚下,恐怕没有好结果。太子宗福则不同,此人仁厚,大凡仁厚的君主,都比较好控制。
宗福见到曹沛然,心中燃起复仇的欲望,他知道自己可以依靠这个有野心的封疆大吏,与宗泽生死较量。
当晚,太保府灯火通明,三人相谈彻夜。
次日,易心岚见宗福一直没回来,便亲自到太保府问情况。
王洪墨也直言不讳,将曹沛然的事说了。
“今日一早,殿下已随莫之回了岭南。”
心岚大感意外,没想到王太保竟然自作主张,让宗福跟着曹沛然去了岭南。
“你怎么不跟我商量?宗福此去,祸福难测!”
王洪墨泰然自若,双目炯炯,对心岚的斥责毫无愧疚。
“岚祖,我王洪墨深受先帝隆恩,不可不忠,先帝蒙难驾崩、太子南狩菜园,那是我这个老臣的罪过,我辜负了先帝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