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那天,也是大年三十日,寨中都贴对联,寨主赖老英雄特地请来了老先生来写春联,赖老寨主虽是习武出身,但对读书人很是看重,读书人的文理能说出人间世界的哲理来,使人感动和折服的。今年写什么春联呢?他向老先生谈出了他的感想,叫先生写几副好春联,掌一掌水寨门面,老先生文理深厚,思索了好一会,拿起笔毫,先写大门对联,南大门是水寨栅栏门,上联是;“飞羽成群斑燕棕鸥遮蔽湖光荫牧笛”,下联是:“兴波激浪晴岚夕照往来帆影送渔歌”。上下联三十个大字,挥笔而就,写得生动有色。赖家未有读书人,先生写完了这幅对联,在地上排了一溜,他将对联内容涵意讲解给寨主听,意思是说,美好的洞庭湖,飞鸟成群映托洞庭湖美好湖色情境,渔民在阳光下平安的作业,欢乐平静世界,心情愉悦,歌唱渔歌,憧憬未来。总的一句话,生活平静无争夺,让世界平静,才安心生活。赖老寨主听完,高兴的说道:“好、好,写的好。”
接着,各门洞都写上春联,映江的对联贴上各处,给水寨增添了喜庆,除夕之夜,水寨中吃团圆饭,水寨大厅摆满了桌子,将全寨寨丁和家人一百多人全团聚在一起。十几桌人酒席,先敬了祖宗,一百多人在南大门口摆放贡品,焚纸烧香,由寨主领头,全家子孙都跪拜祖先,天地,然后放鞭炮,把整个水寨岛屿震动天响,十分热闹。
大年三天,水寨一片喜庆之日,湖泊四周杨柳放出了绿芽嫩苞,赖文东正月初在水寨安稳度过了一个月,想起自己的处境,有些不方便。如今太平军岌岌可危了,清政府正在大肆围剿太平军所属余部,全国上下正在到处搜捕。自己呆在岛上,万一走漏了风声,不但会被捉,而且还会连累家人。得尽快离开水寨,免得生出事端来,他想好了,先到长江下游去看看,太平军京都在南京,究竟如今局势如何?去南京看看不就清楚了,万一有起色,就留在那里,没有希望,再回五祖寺出家算了。主意打定了,决定不日便动身。
第二天天还未亮,留下几个字放在桌子上,上书“儿子去也,父母勿念。”赖文东从高墙中跳出,踏水中暗脏,越水路走了。他在岳州之处雇了一个小帆船,一路直下,顺着长江水路到富池地段就下了船。一路向南京方向讯探走去,四处都有清军驻军,他绕行驻军之地,沿路打听,都说南京线去年下半年被攻克了,太平军几万人全部被剿灭,现如今南京城是清军把守,正在清理。
赖文东听了这些讯息,惊了半天,心想:全部完了,我还去南京否?没有必要了,现在此处到处是清军,肯定南京城被占领据了。要是去了,万一被清军识破,那不是自投罗网了,何苦呢?赖文东思来想去,坚定了到五祖寺出家的打算,他转身往回走,准备还是回到五祖寺。
沿途村舍从荒芜中开始有了生机,过去几年连年争战,百姓苦不堪言,兵荒马乱之年,也真是苦了百姓,如今战乱平息了,望有个安静之日子,百姓有奔途,日耕日食,过着太平日子。
赖文东晓行夜宿走了十几天,出了安徽,进入湖北地段。在一天傍晚走进了五祖庙中,宿了一晚上。第二天他找到住持方丈,要求在庙中出家。他去年到过庙里,也认识住持方丈,烧火师父慧敏更是熟人,一再要求,由烧火师父作证,方丈方答应三天后,正式剃发为僧。
寺庙里,三日后击鼓撞钟,所有庙中和尚都来参加收僧人的剃度仪式。赖文东由主持方丈剃度,受了戒,正式入了佛门之下。由于他武功出众,为人仗义正直,成为寺庙中不可多得的僧人。见事不顺他都管,寺外寺内都称呼他为“普王”,一直叫到老死,他活到了民国初期,八十三岁圆寂。
此话不提,再说何俨从洞庭湖回家后,他把在洞庭湖经历的事说与父母听,说赖家寨主夫妇如何看重他,愿将赖家小女赖文英许配给他。本以为是一桩好事情,岂知父母听完后,脸上顿显出十分为难的表情。何献廷本是老实人一个,是传统守旧之人,讲信用的人,何俨把此事一说,何献廷马上拒绝,说道:“郝家去年上门以与我们说好,说不久后又上门求亲,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人家呢?我家应量体裁衣,五个儿子,人家主动上门求亲,这就是烧高香了,你擅自做主,说了人家儿女,我怎样给郝家交代呢?你这就是舍近求远,人家会骂我不守信用,瞧不起人家,我脸往哪放呢?此事不行。”何俨听了,也是不解,说道:“婚姻之事,人家只是提一提,又没有认亲,我这也是人家有意,我们都以见面了,一家子人都愿意,就怎么不守信用了,郝家要是有人来提这事,你就回绝了,不就行了吗?”父母说:“五伢呀,近邻面子难承,出门相见,人家怎么有面子呢?他家闺女长的好,人品又佳,如而舍近求远,我们做父母的今后怎么好交代人家。人家说闲话的多了是的,说我们是嫌贫爱富,不守信用之人,这个话柄不但父母难驮,你名声不好听了,你再想一想吧。”几句话说何俨哑口无言,心中难受。赖家人还等着我回话呢?真是进退两难。何俨心中烦闷,赖家寨的婚姻父母不同意,闹得心中很不舒服,这如何是好呢?
第二天清晨,他打了一套拳,越打越没有劲,手转背后在场中来回转着,还是不安心。他信步向紫云洞走去,走着走着,漫山的花香吸引着他,这时正是春花怒放之期。赖文英的模样时而显现在眼前,在闯过最后一关,进了赖家大厅之时,赖文英向他抛盘子的一幕,掩口微笑之际,她那调皮的模样时常印在脑海中,总是显在眼前。临行回家之时,她那含情脉脉的眼神,让何俨很难忘记掉。父亲说他舍近求远,情感是舍近求远吗?这段情感很难释怀的,想着走着,紫云洞到了,他抛开杂念进洞中。
进入洞内,何俨突然一愣,洞中来了一僧人,背向而坐,正与紫云道人说话。洞中从无僧人到来,何俨不好开口,立在洞内不作声。紫云道人看到何俨进洞,他笑道:“五伢,你看看来的是谁?”僧人这才回过头来,看到何俨,立马站起说道:“师弟,我回来了。”两人互相拥抱了一下,何俨说:“赖大哥,原来是你呀,你几时来的呀?我前几日到洞庭湖你家去了,刚回来,你跑到哪里去了?我找不着你。”赖文东说:“我刚来没几天,到五祖寺剃了发,受了戒,就急着来紫云洞看你们来了。我回家过完年后就辞别父母到九江探视去了,可能我走了不几日,你就到了洞庭湖,真是阴差阳错。我要是在家多呆几日,我俩也好多住几日,带你游历一下洞庭湖的景貌。”
何俨见赖文东真的剃发做了和尚,心中难释怀,说道:“师兄,剃度了也好,我们三人就能时常在一起了,有什么事共同商量,不是很好吗?我们三人有的是时间互相切磋武艺,也是难得的机会。”
从此,紫云洞又多了一位宿客,三人时常在一起谈论世事,谈古论今,切磋武艺,年轻的何俨在这两位江湖高人的指点下,得到了不少启发,武功大增,成为中原武林高手。这真是:鹤岭梅香刚吐蕊,龙城柳色尚含烟。
何俨又得一武功高人在身边,这真是难得的际遇,每天与两位,一道人一僧人,时常来往,心情稍微舒坦点,但洞庭湖的赖文英在他的头脑海里总放不下,人家如此待他,怎么放下心怀呢?他与母亲说了几次,母亲说:“五伢啊,你爹说的有道理,洞庭湖离我家六七百里路,人家一时冲动看中了你,往后来到我们山区小地方,那住的惯么?这是其一。其二,回一趟娘家,来回要一个月,这样一来一去多麻烦呢,再说,郝家女子我打听了,人很不错,相貌人品是打不落的好姑娘,人家好意把他家女儿许配于你,这桩婚事多好啊。你想啊,路又近,省了许多麻烦,五伢啊,放下了吧,慢慢的就忘记了。”
何俨知道母亲一席话说的有理,但叫我一时忘掉赖文英,很是难忘的,又过了一时,脑海很难忘怀,心中很难放下,他到了紫云洞,紫云道人时常上山采药,洞中时常是空的。回不着道人,到五祖寺,寺庙里的和尚们,也时常打坐念经,一坐就是半天,他看着就烦。他陡然想到,如今自己学艺以成,已经二十多岁了,不能在这块地方来回走动,空游荡,要做一番事业才是正路。到外界走一走,一来在江湖上寻点事做,二来看看江湖行情,总不能在家吃闲饭。他主意拿定,出外走走再说,想要到江湖上走一走。
这一走江湖,发生如何之事来。但看下章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