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乾元殿内最不希望卢明远能崭露头角的两人非兵部尚书颜重焘和靖宁侯冯远征莫属了。
颜重焘纯粹是小人之心,他出身寒微,靠着苦心钻营上位。好容易经营到兵部侍郎的位置,却不幸碰上了卢松毅这个性子刚直不阿、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上司。
卢松毅当兵部尚书那两年,颜重焘过得很是艰难。他甚至比不上年纪轻轻的王衍之得卢松毅看重。
但颜重焘绝不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偏执地觉得卢松毅出身世家,看不上他这泥腿子出身之人,只对同样世家出身的王衍之另眼相看。
所以,一朝得了机会被同样是寒门出身的韩竞看重,他便毫不犹豫地投奔了过去,而后也唯韩相爷马首是瞻。
后来,定国公府莫名其妙地倒台看得颜重焘是心惊肉跳。他隐约觉得这里面少不了韩相爷的手笔,在韩相爷把他提到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后他更是坚定了这一想法。
因而,不论是出于与卢松毅的旧怨、还是他揣摩出韩相爷的心思,他与卢松毅一系必然对立。
靖宁侯就更不用说了,且不说他儿子冯继祖跟卢松毅之间的仇怨,单论他在定国公府倒台后明里暗里收割来的原属于定国公府的势力,就决定了他们靖宁侯府绝不会希望卢松毅过后还有一面新的卢家旗帜竖起。
更何况,此前卢松毅锒铛入狱后,靖宁侯府没少做些小动作来阻挠定国公府的自救。甚至卢松毅之所以在狱中被人打成重伤也跟靖宁侯府脱不了干系。
当然,那隐血阁的杀手并非靖宁侯府所请,但那杀手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实施刺杀却是因为靖宁侯府买通了狱卒在卢松毅的饮食和安全上多有懈怠。
靖宁侯在得知卢松毅被刺重伤后开怀不已,又有从妹妹冯贵妃那里得来的消息,料定卢松毅再无翻身之日后,便默许了冯继祖借着押送罪臣流放报复卢松毅的行为,更是毫无顾忌地在定国公府落败后将其麾下的势力吸收个七七八八。
可谁能料想,在那样的绝境中,卢松毅竟然还能找到逆风翻盘的机会。
昨日信使将消息传回后,宫内宫外都是一片沸腾。
在京畿一带巡视的七皇子闻讯后快马加鞭赶回新京,在皇宫落锁前一刻前将将赶上入宫。七皇子跟他的母妃冯贵妃彻夜详谈后,于今日清晨天还未亮时便出宫直奔靖宁侯府而去。
靖宁侯也是一夜无眠。虽然如今卢松毅和卢明远势单力薄,相较于有贵妃、皇子撑腰的靖宁侯府来说不值一提。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且卢松毅那过继出去的儿子背靠底蕴深厚的卢氏、儿媳康慧郡主背靠广陵郡王府,容不得他们不小心应对。
靖宁侯与七皇子在一番详谈之后,一致认为绝不能让卢松毅达成所愿。一旦卢明远窃居高位,有卢氏和广陵郡王府做后盾,他定然一飞冲天。
到那时,那些仍对卢松毅抱有幻想之人势必会围绕到他身边,就连靖宁侯府此前收拢的原属于定国公府的势力也可能重新投靠卢明远。这些是七皇子和靖宁侯绝对无法接受的。
宫里的冯贵妃也是这个意思,她甚至比这二人想得更远。她让七皇子转告靖宁侯若是在朝会上不能阻止卢明远靠着卢松毅的功劳崛起,那就在之后寻个机会直接将其除去。
数十年的深宫煎熬早已让冯贵妃心坚如铁,如今的她唯一的奔头便是让自己的儿子登临帝位。
这些年来,冯贵妃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虽然碍于祖训不敢贸然参政,但因为泰和帝十数年的罢朝、加之七皇子成年建府有了自己的班底并步入朝堂,她也开始有机会在后宫接触前朝之事,政治斗争的能力迅速攀升,甚至很快就超过了在朝堂之上浸淫数十年的哥哥靖宁侯。
靖宁侯也是在她几次三番做出比他更正确的选择后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妹妹竟然有如此才能。此后,再涉及到做重要决定时,七皇子和靖宁侯便会不约而同地听取冯贵妃的意见。
此前,靖宁侯府之所以在卢松毅刚被流放,其他势力还在观望时便当机立断鲸吞定国公府麾下势力,就是因为有冯贵妃给出的意见。
因着冯贵妃的警告,靖宁侯今日朝会时明里暗里都表明了卢松毅身负重罪之人即便立了功劳也不必大肆封赏的态度。
只是因为他也是武将出身,最是知道军功对于将士们的重要性。这可都是拿命拼来的,若是他敢说出不做封赏的话,别说北境将士,怕是他自己麾下的将士都得跟他离心。
所以靖宁侯只能旁敲侧击,并让长子冯继信攻击卢明远,想要找到卢明远自身的问题来直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没想到却被卢明远反戈一击。
后面几位尚书的对话,他一届武将也不好插嘴。可再让他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下去,怕是卢明远的封赏都要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