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大势而行,得其功绩,只是顺带的目标之一。最重要的则是扬名,以战而招揽人马,囤积钱粮,增强实力,由此助力大兄刘备建立基业。
但此中事,却不能说的太明确。
总不能现在就告诉先生蔡邕,再过几年后,权臣当道,随之废立皇帝,汉天子名存实亡,群雄并起,真正的乱世才会开启,成涿鹿中原之态……
蔡邕并不知道,自己的弟子思绪翻涌,他站起身来,看向门外的屋檐,那缓缓降落的夕阳,摇了摇头道:“以军功得授官职,到底非是正途耳!朝廷若是一纸文书下来,全都会作废!”
蔡邕曾为官吏,一言就道出了事实。历史上,年轻时的刘备,同借着黄巾起义之机,历经多年波折,寻到了战功,当了安喜县县尉,后朝廷精选淘汰。才有了鞭打督邮,弃官亡命之事。
关昭不动声色,继续听下去,待闻蔡邕接着道:“若想为官,唯有察举之。实于多日前,我与子仁言及玄德,子仁以玄德若是功勋足够,愿亲举之为孝廉!”
关昭下意识抬眸,没想到还有这个内情!
真是天助之!
话说他们义兄弟,另有整个团队,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大兄刘备一旦被举孝廉,又有功勋辅助,若朝中再有助力,自会平步青云,一改汉末蹉跎多年。
这里面,定然还有自家恩师的一些美言,才让太守温恕下定决心!
关昭忙又一礼道:“弟子代义兄谢过先生!”
蔡邕摇了摇头,说道:“阿昭倒也不用谢我,玄德以其仁义,还有公平处事,另解救郡地之危,自是当得……”
随之,蔡邕凭借他在朝中的为官经验,又主动分析道:“以玄德前番为子仁往朝中汇报之功绩,于此可得县尉之职。子仁于今岁,若为之举孝廉,又有军功相辅,为一县之令,未尝不可!”
关昭轻轻点头。
历史上,刘备从光和七年,招募义军平叛,到初平二年领平原县县令,足足用了七年时间!
这一次,有了前期积累和天时人和,自不需那么久!
而蔡邕一番言语,再度说中他的心理想法,且让之思路更为通达……
上首位置,但见蔡邕转身看来道:“今以广阳叛军停留蓟县一带,当为边军反击,无力南下,涿县暂无威胁。故而,阿昭你和玄德等,若怀揣大义,为此谋事,率义军南下河间解围,甚至率部参与平叛决战之内,我是认可的!”
“然以此行颇为凶险,我且为子干书写一封信,若是到了冀州战场,遇事你可寻机拜见!”
蔡邕知道他去意已决,其后面这些话,完全是为他这个弟子考量。
而卢植今为北中郎将,于冀州战场还将待上数月,若是战场相遇,有蔡邕这道关系,得以面见,对于他们义军而言,可操作空间就大了些。借此同卢植扯上关系,至少不用担心被贪了军功。
关昭心中温暖,长时间相处间,更晓得先生蔡邕乃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师亦若父若友,复拜道:“多谢先生!弟子谨遵师命!”
蔡邕示意弟子阮瑀将关昭扶起,他欣慰的笑了笑,却难掩复杂之色,叹道:“能助朝廷平定叛乱,安定地方,此乃为国尽忠之为也!为师何以会相阻?可惜为师日渐年迈,又为阉人奸逆所恶,终不能提剑再上战场!”
蔡邕缓步绕过案几,来到了下方,剑架的位置,从中挑选了一把剑,转身来到了关昭面前,拔出之后,但见寒光四射。
他目露怀念之色,说道:“此剑名曰‘赤心’,乃昔日我为司空桥(玄)公召为掾属,后为之厚待所赠。桥公以刚断称,谦俭下士,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阿昭,今为师转赠与你,望你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