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跟着首长工作,就像跟了一个高手学徒,即使再不济,也会比一般的师傅教出来的人,要强出许多。
这是黄晓伟这一天最大的感受。
能跟着首长,那真是好事。
跟着首长进步快呀。
但是黄晓伟不想。
黄晓伟有他的想法。
他想把他的队伍带出来。
特战队。
他要给敌人一个重击。
他的特战队要给敌人一个重击。
首长是什么人?
一看黄晓伟那凝望远方,若有所思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首长打消了强人所难的念头。
虽然政治部的确十分需要黄晓伟,但是战斗部队现在更需要这样的人才。
首长相信,黄晓伟在战斗部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战场上应当更加能够发挥你的长处。要加强学习。平时看书吗?”
首长问。
“报告首长,通过扫盲班的学习现在我已经可以看懂命令了。但是看书还不太能看懂。”
黄晓伟现在终于不是文盲了。
就这还是费了好大劲儿的。
好多人对于二十一世纪的青年看不懂抗战时期的书感到不能理解,认为不管怎么讲也多了十来年书,咋还能看不懂书?
真的能。
不信您找本自己瞅瞅?
不要太难的,就看看礼器碑拓本。
或者随便到古旧书店找一本解放前出版的书。
能看懂,有奖。
作者菌可以给你赠送十个VIP章节(哪个大神的随便挑,但你必须是个普通人,至少不能是下面说的三种)。
不瞒你讲,礼器碑连作者菌这样自认为认识一些繁体字的人,还有好多字认不出来。
除非你是中文专业认真读书的学生,或者对简化之前是文字特别感兴趣,在或者你在港台学习工作,否则,你只学过简化字却能认识繁体字,必须说你绝对是一个天才。
中国的汉字,从汉朝到新中国文字改革,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黄晓伟通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能够看懂命令了。
这还是费了一番周折,成天缠着李永军问东问西,才弄成了个半文盲。
要甩掉文盲帽子,还要再努力一阵子。
“很好,小黄,好好努力。八路军就需要你这样有进取心,有实战经验的干部。
文化,文化至关重要。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前途的军队。
小黄,我考考你。你觉得八路军的力量来自于哪里?”
首长想了解一下黄晓伟的基本素质。
“报告首长,党课上和政治学习时,教导员、指导员都说过,我们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我们的力量来自于对理想的执着,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黄晓伟过去对于政治是不太热情的,但是,投身抗战时候,在血与火的战场,在艰苦的生活中,他深深地感受到,领导们说的那些话,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真理。
他懂得了理想的意义。
懂得了国家的意义。
懂得了人民的意义。
这种意义是触手可及的,是鲜活的,是他愿意用生命去维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