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黄晓伟一概婉拒。
为什么?
答案大家可能都知道,黄晓伟要回家。
他当兵完全只是想增长一点历练,他可不想过一辈子沙场秋点兵的生活。
他想念城市的生活。向往有质量的生活。追求自由自在的日子。
黄晓伟并不是那种有事没事泡酒吧的那种人,也并不喜欢豪华奢侈的享受。
但是他有他的小享受,小追求。
小到手纸内裤,大到生活节奏,黄晓伟都有自己的小要求。
有些人,看上去整天名牌,名店,名车,整晚酒吧歌厅,看上去忙的不亦乐乎,仿佛生活得很充实,但实际上却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真正是什么,就像一支忙于追逐自己尾巴的猫。
黄晓伟很看不起这样的装逼一族。
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好不好?
他觉得自己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
不张扬,不傲娇,踏踏实实,但要有质量,要充满自己的节奏感。
黄晓伟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像一首美妙的小提琴曲,就像马斯奈的《沉思》。就那么静静地流淌。
部队生活太拘束,太紧张。黄晓伟不愿意总那么绷得紧紧的。
为此,他不惜让对自己仿佛亲哥哥一样关怀备至的班长失望。尽管离别时心里相当的难过,可是黄晓伟依然决绝地选择了回家。
现在,自己竟然愿意在一个没有手纸的地方,一个连收音机都见不到,电视、手机、电脑更加无从谈起的地方,一直干下去。
黄晓伟发现自己竟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还有,作为一个九零后,黄晓伟最烦的就是听别人喊口号。
他还记得,有一部挺火的电视剧里,有那么一个腐败的副市长,落马之前,满口的口号,大道理讲的比谁都好,看上去比谁都正。实际上,全是满满的套路。
这样的人并不是只存在于电视剧之中。
因此,九零后都厌恶口号。
但是,现在,自己对于充满理想,奋斗,拼搏,勇往直前这样的高大上词句的话语,对于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不仅不再厌恶,而且倍感亲切。
真的变了。
但黄晓伟又觉得自己没有变。
是的,虽然自己没有转专业军士,没有报考军校,但那是因为当时自己身处的是和平时期。
黄晓伟认为自己兵役期满,选择回归宁静安逸的城市生活,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如果国家有了危难,需要自己报效的时候,自己一定会和这次穿越一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为国效力。
作为一个生在和平时期,长于生活优裕家庭的九零后,自己虽然看上去嘻嘻哈哈,没正形,但是,在内心深处,高尚和理想的光辉依然在炯炯地闪烁,拳拳的报国之心,依然在无声地激荡。
只是自己的燃点比较高,不会轻易地燃烧。
当国家民的确需要自己为她战斗时,自己是绝不会甘于人后的。
今天,机缘巧合,能够投身到抗日的战场之上,意外地让黄晓伟可以用事实来证实自己心中最闪亮的地方了。
是呀,自己还真是有点棒棒的呀。
好好干吧,小伙子。
黄晓明带着对自己的点赞,沉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