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丰语气看似平淡,甚至带着一丝笑意,但众人皆知,这是君上怒极的表现。
“说说吧,孤很想听听,到底是谁给汝的狗胆,竟敢诬陷孤之爱侄,从头说,慢慢说,孤给汝时间。”
熟悉诸葛丰的人都知道,这狐吉怕是一个千刀万剐跑不了了。
狐吉自知败露,连连叩首,遂将事实一一道出,只求能得一个痛快。
原来当初诸葛寿率偏师虽然烧粮成功,但归来途中却被龙骑追上,陷入危局。
以一千长途奔波的步卒,对抗数千龙骑,任谁都知道死路一条。
于是诸葛寿当即便选择壁虎断尾,命随行的替身扮作自己,多打旗帜,以期引开敌军主力。
与先前所说不同的是,这狐吉才是被派遣跟随替身的百夫长。
诸葛寿身为先君之子,自然也与老氏族不睦,也早已知晓狐吉是诸葛申的人,而这送死的事,自然非狐吉莫属。
狐吉绝非痴傻,自然也明白诸葛寿用意,遂怀恨在心,为了自己能活命,便带领手下亲信,故意暴露诸葛寿身份。
结果就是,直接导致诸葛寿陷入重围,最终全军覆没,就连忠心耿耿的替身,在拼死回来报信途中,也被龙骑误认为是真世子,给斩了脑袋带回领赏。
而狐吉则带着几名手下趁乱逃入山林之中。
当时正好天降大雨,龙骑还未来及打扫战场,就撤了。
于是他就折回战场,寻找多时才找到诸葛寿‘遗体’,仓促间怕龙骧军回转,便只扯下方便携带的印绶,打算归国后说是自己护卫世子一路突围,途中世子不幸伤重而亡,如此说不得还能得到封赏。
为了不泄密,在快到边境时,他还将仅剩的两名属下灭了口。
可谁曾想,回国没两日,竟然传来了世子归国的消息。
于是,便慌了神。
担忧东窗事发的他,只得找到自己的恩主诸葛申,撒了个弥天大谎,谎称如今的诸葛寿是假的。
可他又哪知道,世子生来拥有重华目,这可比什么印绶更能证明身份。
“竖子安敢欺吾!”
忽然,大殿之中,一人怒吼乍响,便见一人冲出竟将狐吉踹翻在地,然后便是拳打脚踢。
众人定睛一看,原是诸葛申。
哀嚎、求饶、惊呼......
好好一个武侯幕府大殿,立时乱作一团,仿佛成了菜市口。
“肃静,肃静......!”
侍者不断喝斥。
“君上,臣羊鸿弹劾诸葛申悖逆孝义,污蔑寿公子在先,君前失仪在后,当施以严惩,方可以儆效尤!”
羊铁嘴立时跳出,痛打落水狗。
可谓深谙‘趁你病要你命’之道。
“臣等附议,请君上严惩诸葛申......”
一帮御史亦纷纷起身附议,仿佛不将诸葛申干死,他们就要跪到死。
诸葛寿正乐得看好戏,却不曾想还不等武侯发话,那诸葛煜竟叹息一声,离开了席位,喝斥住了发疯的诸葛申,随即跪拜在地。
“君上,老臣身为宗长,听闻公子寿乃奸人冒充,一时情急,方寸大乱,竟为狐吉妖言蒙蔽,险些酿成大祸,还请君上治臣父子不查之罪。”
诸葛寿都呆了!
好个老狐狸,你才应该姓狐啊......
什么叫一时情急方寸大乱?还被蒙蔽?
好一招以退为进,将自己责任推得是干干净净,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个老阴货才是受害者呢。
还不查之罪,武国有这罪名吗?
绝,真就一个绝。
果然还是姜老的辣啊!
果然,武侯诸葛丰起身,亲自上前将诸葛煜扶起,拍着手背短叹宽慰。
“老宗长年事已高,心忧宗族,一时不查,又何至于此?只是此事,干系重大,公子寿死里逃生千里而归,又受此不白之冤,于情于理总需一个交代啊。”
此时,诸葛申正欲随之起身,却被其父诸葛煜踹翻在地。
“逆子!还敢起来?往日老夫只知汝勇而无谋,却不曾想竟被一奸人蒙蔽,如此不查,害得老夫险些冤枉公子寿,此皆汝有眼无珠所致,还不随老夫向公子寿赔罪?”
说着,他也不等一脸懵的诸葛申,竟老泪纵横的看向诸葛寿,那叫一个要多内疚就有多内疚。
“南山啊...老夫对不住卿,更对不住先君呐~老夫有愧,有愧矣......”
声泪俱下间,他竟拱手向了诸葛丰。
“君上,今公子寿大功归来,乃天幸我武国,惜哉身有头疾,难以为嗣,老臣斗胆,请君上封公子寿为县君。”
“臣等附议。”
望着眼前这终于抛出筹码的老阴货,诸葛寿都懵了!
自己本以为,上串下跳的诸葛申铁定要吃些苦头,而眼前诸葛煜虽是宗长,但申斥一二总少不了吧?
可没想到,这老东西不仅三言两语,姿态做足,还直接表示支持他封县君,如此各让一步,君上怕是不便责难了!
这老家伙特么就是一影帝啊!